广西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生态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姗楠

作者: 徐姗楠;林华剑;戴明;肖雅元;陈作志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广西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密度;群落结构

期刊名称: 生态学杂志

ISSN: 1000-4890

年卷期: 2014 年 33 卷 10 期

页码: 2733-27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根据2009年9月(丰水期)和2010年1月(枯水期)广西近岸海域的调查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优势种、丰度及其分布和多样性等群落生态特征。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植物4门40属134种,其中硅藻是主要优势类群,占总种数的87.3%;丰水期和枯水期共有种类达84种,种类相似性指数为81.4%,无明显的季节性差异;丰水期优势种较多,其中最主要的优势种为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和柔弱伪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枯水期优势种组成相对简单,以球形棕囊藻(Phaeoecystis globosa)占绝对优势,优势度指数为96.1%;浮游植物的丰度呈显著的区域和季节差异;丰水期表现为近岸海域自东向西递减,沿岸普遍高于离岸海域的特征;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79和0.58,多样性水平较高;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季节变化不明显,但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布规律,呈中部高而两侧低的单峰态;相关性分析表明,浮游植物丰度与环境因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丰水期,浮游植物丰度与水温呈负相关(P<0.05);枯水期,浮游植物丰度与无机氮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生化需氧量(P<0.01)、盐度(P<0.05)呈负相关。

分类号: Q948.8

  • 相关文献

[1]湛江港海域浮游植物的生态特征. 张汉华,戴明. 2011

[2]桑沟湾浮游植物种类组成、数量分布及其季节变化. 李超伦,张永山,孙松,吴玉霖,方建光,张继红. 2010

[3]北部湾海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高东阳,李纯厚,刘广锋,张汉华. 2001

[4]珠江口近海浮游植物生态特征研究. 戴明,李纯厚,贾晓平,张汉华,陈瑞雯. 2004

[5]粤西海域浮游植物种类的动态变化及多样性. 蔡文贵,李纯厚,贾晓平,高东阳. 2003

[6]2004年秋季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柳丽华,左涛,陈瑞盛,王俊. 2007

[7]考洲洋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特征. 李纯厚,林钦,蔡文贵,贾晓平,甘居利,王增焕,戴明. 2005

[8]钦州湾浮游植物周年生态特征. 王迪,陈丕茂,逯晶晶,马媛. 2013

[9]春、秋季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水域鱼类群落结构. 宋超,侯俊利,赵峰,张涛,杨刚,庄平. 2017

[10]2007年春、夏季黄河口海域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卞晓东,张秀梅,高天翔,万瑞景,张沛东. 2010

[11]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前库区江段鱼类资源研究. 张镀光,王导群,利广杰,唐锡良,段辛斌,田辉伍. 2022

[12]三峡库区鱼类群落结构现状及变化. 魏念,张燕,吴凡,沈子伟,茹辉军,倪朝辉. 2021

[13]吕泗渔场沿岸海域春夏季虾类群落特征. 徐捷,陈佳杰,徐兆礼. 2014

[14]十年禁渔初期金沙江干流鱼类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 王忠原,朱挺兵,胡飞飞,龚进玲,郭祉宾,李学梅,杨德国. 2024

[15]北部湾海域毛颚类种类组成与群落结构. 杜飞雁,李纯厚,贾晓平. 2004

[16]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游泳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冯雪,戴小杰,袁华荣,成志健,陈丕茂. 2024

[17]象山港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 陈涛,王云龙,廖勇. 2014

[18]长江口海上风电场水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宋超,胡丽娟,赵峰,张涛,杨刚,耿智,庄平. 2022

[19]乌裕尔河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与功能摄食类群. 张泽鹏,王海宇,金洪宇,鲁万桥,邢世通,李雷. 2024

[20]洋山深水港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初步研究. 卜秋兰,沈新强,罗民波.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