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常锐

作者: 赵常锐;宁井铭;丁勇;郑生宏;陈习村;李军;方世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祁红毛茶;加工;SDE-GC/MS;微波固样;香气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672-352X

年卷期: 2010 年 37 卷 03 期

页码: 471-47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SDE-GC/MS法对祁红毛茶初制过程中香气成分变化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各工序样品中共检测到7类物质,包括醇类、醛类、酮类、酯类、酸类、饱和烷烃类、不饱和烷烃类,其中主要成分是醇类、醛类、酸类。在揉捻过程中香气成分中的醇类成分和醛类成分大幅度增加,而酮类组分和烷烃类组分在整个加工过程中变化不明显;同时发现,香叶醇、正十六酸、芳樟醇及其氧化物、反-2-己烯醛、苯乙醛、植醇、顺,顺,顺-7,10,13-十六碳三烯醛、亚油酸、苯乙醇、苯甲醇和水杨酸甲酯等香气成分占红毛茶香气物质总量的83.78%,是祁红毛茶的主要香气成分,对构成其特征风味成分具有重要的作用。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加工工艺对红茶主要生化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王贵芳,陈荣冰. 2008

[2]普洱茶加工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规律研究. 吕海鹏,钟秋生,王力,林智. 2009

[3]乌龙茶香气组分及加工中变化研究进展. 胡海涛,苗爱清. 2002

[4]不同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叶飞,高士伟,龚自明,张强,滕靖,侯伟华,梁金波. 2014

[5]不同叶色茶树品种原料对四川黑茶品质的影响. 熊元元,张厅,刘晓,马伟伟,唐晓波,王小萍,王云,李春华. 2024

[6]不同固样方法对茶鲜叶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 项丽慧,林清霞,王丽丽,陈林,余文权. 2018

[7]茶叶微波固样技术研究. 黄建安,宁静. 2006

[8]微波固样方法研究与应用. 罗军武,杨阳,王旭. 2007

[9]湄江翠片加工工艺中香气与色泽的相关性初探. 申东,何萍. 2008

[10]湄江翠片加工中香气与色泽的相关性初探. 申东,何萍,张道贵. 2007

[11]灌浆成熟期水分对香稻香气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田卡,唐湘如,段美洋,钟克友,黎国喜,田华. 2010

[12]摊青时间对绿宝石茶香气成分的影响. 郑文佳,沈强,牟春林. 2011

[13]锦橙机械榨汁和手工榨汁香气成分的比较. 乔宇,范刚,程薇,王少华,熊光权,廖李,汪兰,杜欣,潘思轶. 2011

[14]贵州绿茶新型杀青技术试验初报. 牟春林,刘晓霞,郑文佳. 2010

[15]超声波处理种子和基肥施锌对香稻产量、糙米香气的影响. 唐湘如,潘圣刚,莫钊文,李媛,辛星光,闻祥成. 2014

[16]镧肥对水稻香气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黄锦霞,唐湘如. 2010

[17]贵州扁形绿茶香气成分组成研究. 郑文佳,沈强,郑道芳. 2011

[18]提香处理对贵州珠形茶品质及香气成分的影响. 沈强,牟小秋,郑文佳,胡华键,赖飞. 2012

[19]氮肥施用对香稻香气含量的影响及其机理. 唐湘如. 2014

[20]硒肥对香稻香气和糙米硒含量以及产量的影响. 唐湘如,莫钊文,王汝超,熊礼.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