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因素对咸鸭蛋"黑黄"产生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静

作者: 孙静;杨雪;彭旭;卢立志;曾涛;贾鸣;申杰;杜金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鸭蛋;微生物;硫化氢;变色反应;蛋白质组学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4 年 015 期

页码: 13-21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分析影响盐腌鸭蛋中“黑黄”产生的因素,本实验通过色度值和金属离子含量测定以及蛋白质组学分析,对比“黑黄”咸蛋和正常咸蛋不同部位的差异,初步确定与“黑黄”形成有关的因素,再通过单因素试验进一步研究这些因素对黑黄形成程度和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含量越高,蛋黄色度值越小,“黑黄”越黑,推测卵黄高磷蛋白中Fe2+与S2-结合形成的硫化物是使蛋黄变黑的原因,半胱氨酸的降解脱硫是蛋黄产硫的主要原因。微生物浓度、温度、p H值是影响黑黄产生的主要因素,鸭蛋载菌量和腌制温度越高,黑黄率越高;p H 7.0~8.0范围内均可产生H2S,其中p H 7.5时产气速率最快。综上,可以推测“黑黄”是由蛋黄内硫元素与铁元素之间的变色反应造成,腌制过程中的温度、p H值以及鸭蛋本身的载菌量对“黑黄”现象均有较大影响。

分类号: TS253.4

  • 相关文献

[1]完善鸭蛋产品加工质量评价与监控体系. 杜金平. 2016

[2]鸭蛋蛋黄粗卵磷脂的提取工艺研究. 黄素芬,陈有亮,徐笔峰,游兆彤. 2004

[3]鸭蛋中总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比较分析. 陶志云,胡艳,朱春红,徐文娟,宋卫涛,李慧芳. 2013

[4]不同蛋白质来源饲料对鲜鸭蛋及其加工皮蛋品质的影响. 孙静,朱庆芳,焦辉彬,梁振华,杜金平. 2020

[5]鸭肉、鸭肝及鸭蛋中人畜共患病毒的检测与分析. 傅光华,侯东军,陈雷,程龙飞,万春和,陈红梅,施少华,陈翠腾,林建生,林芳,黄瑜. 2012

[6]咸蛋清性能改善工艺研究. 杨慧娟,谭芦兰,叶梦迪,唐宏刚,谌迪,肖朝耿,陈黎洪. 2019

[7]超临界CO_2萃取蛋黄卵磷脂成分的比较分析. 周玮,卢立志,李国勤,田勇,徐小钦,侯烁烁,陶争荣. 2015

[8]次氯酸钠杀菌结合聚乙烯醇基纳米SiO_2复合材料涂膜对鸭蛋保鲜效果的影响. 孙静,邓姝颖,李游,王文亮,郑妍,孙玥,隋勇. 2017

[9]减菌处理对鸭蛋壳内外菌群组成及功能的影响. 孙静,彭旭,杨雪,杨华,卢立志,胡天平,向俊,曾涛,皮劲松,杜金平. 2024

[10]不同咸蛋腌制工艺对南方、北方鸭蛋腌制效果的比较. 蒲跃进,杜金平,梁振华,皮劲松,潘爱銮,吴艳,申杰,李清逸,徐晓娟. 2010

[11]间歇式加压技术快速腌制皮蛋工艺研究. 孙静,杜金平,马美湖. 2012

[12]基于脂质组学对5种常见禽蛋蛋黄脂质差异的研究. 赵航,朱磊,王冉,龚兰. 2024

[13]三聚氰胺在鸭蛋中的沉积和消除规律的研究. 武书庚,高春起,岳洪源,张海军,齐广海. 2010

[14]冷浸田中H_2S对水稻毒害作用及改良措施. 林海波,朱青,陈正刚,张钦. 2014

[15]堆肥发酵过程中防除臭气技术的研究. 于洪久,边道林,李玉梅,孙彬,许学刚. 2009

[16]发酵辣椒乳酸菌安全性测定研究. 吴小波,周俊良. 2011

[17]H_2S处理对小麦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刘辉,杨波,马永周,査日扬,孟德龙. 2016

[18]H_2S对水稻幼苗形态及生理生化的影响. 徐慧芳,陈桢雨,刘辉,孟丹,闵红星. 2013

[19]H_2S处理下小麦叶片蛋白质组表达谱的分析. 刘辉,査日扬,杨波,刘艳. 2016

[20]施用EM菌对兔舍硫化氢、氨气的影响. 赵岭乐,王浩,王大广,张云影.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