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种质资源同工酶遗传多样性分析与评价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述民

作者: 王述民;谭富娟;胡家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豆;等位酶;遗传杂合度;聚类分析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02 年 35 卷 11 期

页码: 1311-131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 5 8份野生小豆和 2 4 9份栽培小豆种质资源进行了酯酶 (EST)、过氧化物酶 (PER)、苹果酸脱氢酶(MDH)和超氧歧化酶 (SOD)的检测分析 ,共检测到 6个基因位点 ,33个等位基因。小豆等位酶基因在野生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栽培种 ,在国内地方种中的分布频率高于日本地方种。 4种同工酶的 6个基因位点的平均杂合度为0 .6 5 1,其中野生小豆的杂合度 (0 .6 36 )低于栽培小豆 (0 .6 6 4 ) ,说明小豆在长期的驯化和栽培过程中已经发生了遗传上的变异。依据同工酶谱带信息 ,把供试种质聚类并划分为 5个组群 ,野生种明显聚为 1类 ,栽培种聚为 4类 ,类群之间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 ,但同工酶等位基因的多样性与地理区域的差异似乎看不出明显的相关性。

分类号: S521

  • 相关文献

[1]我国芒果主要栽培品种等位酶分析. 姜成东,蔡胜忠,王家保,李绍鹏,卢业凌,谭金红. 2008

[2]川西南小豆地方品种产量性状主成份分析及聚类分析. 杨俊品,刘莹,田守均. 1996

[3]不同来源的小豆品种在中泰之间的遗传差异与聚类分析(英文). 陈新,Peerasak Srinives. 2006

[4]我国小豆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鉴定与分类研究. 王述民,曹永生,R J Redden,胡家蓬,T U sher. 2002

[5]小豆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综合鉴定与评价. 白鹏,程须珍,王丽侠,王素华,陈红霖. 2014

[6]利用AFLP标记鉴定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王述民,张赤红. 2002

[7]不同来源的小豆品种在中泰之间的遗传差异与聚类分析. 陈新,唐浩,严继勇,高兵,张智民,PEERASAK Srinives. 2005

[8]利用RAPD标记评价小豆种质遗传多样性. 王述民,胡英考,胡家蓬. 2002

[9]鹿苑鸡微卫星和AFLP指纹分析. 吴兆林,高玉时,童海兵. 2005

[10]李属植物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颜福花,刘先葆,徐象华,李作洲,郁香荷,吴连海,蔡礼鸿. 2008

[11]扁蓿豆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研究. 曹喆,谷安琳,赵来喜,刘昊,戎郁萍. 2008

[12]桃属植物等位酶遗传变异分析及品种基因型指纹利用. 李长林,高丽,刘先葆,颜福花,蔡礼鸿,朱更瑞. 2008

[13]中国栽培稻选育品种等位酶多样性及其与形态学性状的相关分析. 魏兴华,汤圣祥,江云珠,余汉勇,裘宗恩,颜启传. 2003

[14]果树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李慧峰,车根,李林光,杨建明,王宏伟. 2009

[15]野生大豆遗传多样性研究Ⅰ4个天然居群等位酶水平的分析. 裴颜龙,王岚,葛颂,王连铮. 1996

[16]印楝种子提取物对荔枝蝽的毒性及与其等位酶基因型之间的关系(英文). 卢芙萍,赵冬香,刘业平,王爱萍,陈青. 2006

[17]几种不同种源远志等位酶与可溶性蛋白鉴别研究. 赵云生,万德光,陈新,田洪岭. 2011

[18]梨属植物等位酶遗传多样性研究. 胡红菊,王友平,张靖国,田瑞,陈启亮,杨晓平. 2008

[19]应用形态、等位酶和SSR标记研究水稻矮仔占衍生品种的遗传差异. 余汉勇,魏兴华,王一平,袁筱萍,汤圣祥. 2004

[20]海南两个自然保护区野生荔枝遗传多样性研究. 姜成东,蔡胜忠,肖翔,肖小军,卢业凌.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