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用向日葵种子发育过程中油酸形成的转录组学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洋
作者: 李洋;杨翔宇;任孝慈;李晓伟;郭荣秋;何中国;王佰众;张连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向日葵;RNA-Seq;油酸;种子
期刊名称: 东北农业科学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4 期
页码: 22-27,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油用向日葵油酸品质形成的调控规律,以高油酸材料NY7和低油酸材料N96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开花后7、14、21、25、28、31、35、42 d种子取样,测定不同生育期种子百粒重及油酸含量变化,并采用RNA-Seq技术对开花后21、25、31 d的种子进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高、低油酸向日葵种子在开花后21 d均基本完成了干物质的积累;低油酸种子开花后14 d油酸开始降解,油酸含量逐渐降低;转录组测序分别获得8955、7664、9287个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分别富集在33、16、32条代谢通路,其中与油酸形成相关的通路为脂肪酸降解代谢通路,在这条通路中筛选到了8个与油酸形成相关的候选基因.
分类号: S565.5
- 相关文献
[1]基于RNA-Seq技术的向日葵油酸形成的转录组学分析. 于海峰,韩平安,李美娜,陈阜,郭树春,李素萍,张艳芳,赵建军,闫明霞. 2018
[2]向日葵油酸合成上游基因HaFAB2克隆与表达分析. 周菲. 2020
[3]向日葵HaLACS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周菲. 2022
[4]利用近红外技术预测向日葵籽仁品质性状. 汪磊,谭美莲,傅春玲,汪魏,王力军,尹紫艳,严兴初. 2020
[5]向日葵HaKAR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周菲. 2021
[6]向日葵HaKASI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周菲. 2024
[7]不同生态区域向日葵油酸含量对气候因子的响应规律. 于海峰,牟英男,李美娜,李素萍,聂惠,郭树春. 2022
[8]向日葵HaFATB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周菲. 2023
[9]向日葵HafabZ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和表达分析. 周菲,王文军,刘岩,黄绪堂,吴立仁,王静,姚玉波,李明东. 2021
[10]基于RNA-Seq技术的盐胁迫向日葵转录组信息分析. 孙瑞芬,张艳芳,郭树春,于海峰,李素萍,聂惠,乔慧蕾,安玉麟. 2015
[11]基于RNA-Seq的向日葵脂肪酸合成基因筛选与分析. 郭树春,张艳芳,李素萍,邵盈,邢慧军,于海峰. 2023
[12]PEG模拟干旱胁迫对向日葵种子萌发的影响. 杨旭东,聂慧,侯建华,张永虎,吕品. 2016
[13]向日葵种子甲基磺酸乙酯诱变体系优化与分析. 郭树春,苗红梅,张艳芳,于海峰,聂惠,邵盈,乔慧蕾,牟英男,梁晨,李素萍. 2021
[14]我国向日葵种子加工的发展及现状. 闻金光,王林,韩晓梅,李素萍,贾利敏,邓涛,关国宝. 2021
[15]向日葵品种纯度检验的方法与技术. 谢宗铭,陈福隆,孙宝启. 1999
[16]傅立叶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在花生脂肪酸分析中的应用. 杨传得,唐月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王传堂,关淑艳. 2015
[17]花生自然风干种子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的近红外分析模型构建. 张建成,王传堂,王秀贞,唐月异,张树伟,李贵杰. 2011
[18]不同饼肥对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初探. 阮维斌,刘默涵,潘洁,王静,陆文龙,马成仓,王敬国,高玉葆. 2003
[19]鹰嘴豆脂肪酸组成及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威,徐麟,肖菁,严勇亮,颜国荣,路子峰,张金波. 2020
[20]转基因技术对提高大豆油脂和油酸含量的作用. 仲晓芳,钱雪艳,牛陆,郭东全,杨向东.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整枝方式对设施丝瓜产量的影响
作者:文俊丽;郭元元;宋焕忠;陈琴;张力;李洋;唐娟;孙晓妍;康德贤;陈振东
关键词:丝瓜;整枝;熟性;产量;设施
-
咖啡酸增强巨噬细胞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
作者:白莉霞;李洋;李剑勇
关键词:咖啡酸;巨噬细胞;外泌体;mRNA;免疫抑制
-
离体培养筛选高油花生新种质及WRI1基因验证
作者:王伟;张语桐;牛海龙;刘红欣;张万年;肖夏;张连喜;李玉发
关键词:高油花生;离体诱变;博来霉素;WRI1;表达分析
-
植物单倍体诱导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耿帅锋;李洋;李晓华;刘少帅;李爱丽;毛龙
关键词:单倍体;磷脂酶;单倍体诱导系;小麦
-
广西大蒜地方品种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评价
作者:陈琴;张力;李洋;郭元元;宋焕忠;康德贤;黄皓;唐娟;周生茂;文俊丽;车江旅;陈振东
关键词:大蒜;品质;大蒜素;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
-
核桃晚霜危害特性及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绥林;李洋;李琰;张赟齐;齐建勋;侯智霞
关键词:核桃;晚霜危害;低温胁迫;影响因素;机理
-
生物炭替代化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张晓晗;金梁;杨翔宇;韩硕;张继龙;吴瑞瑞;杨光;丁国华;王海泽;殷大伟
关键词:生物炭;白浆土;养分;玉米;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