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汉青

作者: 李汉青;颜丙新;武广伟;凌琳;赵春江;孟志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精量排种器;双轨道;弹射式

期刊名称: 农业机械学报

ISSN: 1000-1298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60-7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针对现有排种器存在投种不顺及大播量成穴性较差等问题,本文设计了一种双轨道弹射式水稻精量直播排种器。基于理论分析设计了关键部件,利用DEM-MBD耦合仿真技术得到了弹簧力参数及因素取值范围,明确了转速超过35 r/min后排种器的性能显著下降。以合格率、漏播率及重播率为性能评价指标开展台架正交试验,研究转速、调节深度及稻种球度对排种器工作性能的影响,建立排种性能评价指标的回归预测模型。试验结果表明:排种轮转速为23.06 r/min、型孔深度为8.99 mm、稻种球度为52.7%时,排种器合格率为88.58%、漏播率为4.43%、重播率为6.99%,排种器工作性能最佳。为验证排种器工作性能及优化后参数的准确性,开展了田间试验,试验结果与优化后结果保持一致,回归方程预测结果误差小于2%,验证了试验可行性及参数准确性,在最优参数下排种器穴径合格率为100%、平均穴径为3.62 cm、穴径变异系数为18.45%、平均穴距为22.98 cm、穴距变异系数为8.43%、平均穴粒数为11.08、穴粒数变异系数为17.56%。所设计的排种器具有较好的播种性能、较高的穴径合格率及较低的变异系数,表明该排种器具有良好的成穴性能。

分类号: S223.2

  • 相关文献

[1]气吸式自扰动玉米精量排种器试验研究. 周纪磊,刘虎,史嵩,荐世春,付乾坤. 2018

[2]驱导辅助充种气吸式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史嵩,周纪磊,刘虎,方会敏,荐世春,张荣芳. 2019

[3]常用精量排种器分析比较. 刘刚. 2012

[4]气吹供种盘吸式排种器排种性能试验研究. 张欢,罗昕,马亚朋,缑海啸. 2017

[5]2BHQL-4气力式花生精量播种机的设计与试验. 位国建,史嵩,周纪磊,刘虎. 2021

[6]双腔双盘双种带气吸式精量排种器设计与试验. 初金星,陈维刚,姜明海,李晓明. 2022

[7]超窄行棉花精量排种器设计与性能试验. 康建明,陈学庚,王士国,颜利民. 2016

[8]玉米种子形态对窝眼轮式精量排种器性能的影响. 杨勤,岳丽杰,陈岩,李卓,刘永红. 2021

[9]晚粳新品种M114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研究. 吴敬德,吴跃进,童继平,郑乐娅. 2001

[10]氮素穗肥与优质水稻栽培. 甘雨. 2014

[11]生物炭对水稻齐穗期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陈盈,张满利,刘宪平,代贵金,侯守贵. 2016

[12]利用极端材料定位水稻粒形性状数量基因位点. 张强,姚国新,胡广隆,汤波,陈超,李自超. 2011

[13]外源褪黑素处理对镉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刘仕翔,黄益宗,罗泽娇,黄永春,保琼莉,王培培,袁彪,李文华. 2016

[14]水稻OsGPDH1的克隆与功能鉴定. 余霞,余舜武,李天菲,张余,陈守俊,陈晨,李佳,胡颂平. 2017

[15]水稻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赵跃坤. 2013

[16]水稻叶片形态因子及其在F_1代的遗传. 吕川根,宗寿余,邹江石,姚克敏. 2005

[17]病原菌诱导转录的水稻Rim2家族转座酶编码亚组的结构与分布. 田平芳,王国栋,吴刚,李群,罗利军,李德葆,何祖华. 2003

[18]紫金糯的温光特性研究. 李林,沙国栋. 1988

[19]龙特甫A变异株类型及其影响原因. 郑德兴,顾根宝,王海洋. 1997

[20]一种同时适用于水稻种子叶片的简单快速DNA提取方法. 闫双勇,苏京平,王胜军,孙林静,马忠友,王春敏,李素敏,刘敏,刘学军.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