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赤霉烯酮快速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刚

作者: 刘刚;韩铮;聂冬霞;杨俊花;赵志辉;李和平;廖玉才;武爱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快速检测;小麦;玉米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15 年 31 卷 01 期

页码: 92-9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在获得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通过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建立了一种在室温下(25℃)快速、定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仅30 min,检出限为0.3μg/kg,线性范围0.5-10μg/kg,回收率为76.7%-104.2%。应用此方法测定了16份小麦、玉米等谷物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其中小麦9份、玉米7份,检出率为69%,含量在5.12-400.02μg/kg,其中2份样品为阳性。同时该ELISA检测结果与LC-MS/MS的验证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该新型快速、定量的ELISA技术对小麦、玉米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大范围筛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分类号: TS207.3

  • 相关文献

[1]小麦和玉米中生物毒素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方法的验证及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比较. 李为喜,张妍,孙娟,王步军. 2013

[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玉米和小麦中玉米赤霉烯酮和玉米赤霉烯酮-14-葡萄糖苷检测方法的建立. 蔡亚玲,张志岐,董芳,聂冬霞,韩铮,李志忠,赵志辉. 2024

[3]加工过程对小麦及其制品中玉米赤霉烯酮含量的影响. 张慧杰,孙丽娟,孙娟,张妍,李为喜,胡学旭,王步军. 2015

[4]玉米赤霉烯酮荧光免疫层析快速检测方法的研究. 邢广旭,邢云瑞,孙亚宁,范璐,张改平. 2022

[5]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测定. 尹青岗,王锋,周洪杰,张海伟,谢芳,哈益明. 2009

[6]小麦品质快速检测体系的应用研究. 刘爱峰,郭军庭,程敦公,李豪圣,宋健民,刘建军. 2010

[7]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快速测定玉米及其产品中11种生物毒素. 李彩虹,王永宏,赵如浪,张维军,赵健,刘霞,赵子丹. 2023

[8]植物病原原核微生物快速检测新技术的应用现状. 徐平东,柯冲. 1991

[9]聚乙二醇修饰猪血红蛋白的抗原性研究. 李军,倪燕秀,张继娟,吴梧桐. 2008

[10]间接抑制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豆凝集素方法的建立. 李振田,谯仕彦,李德发,陶林,姜建阳. 2004

[11]嗜酸乳杆菌抑制乙肝病毒E抗原的实验观察. 王新,郑佳,周小红,张小霞. 2008

[12]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白条鸭表皮组织中的脱氢松香酸. 仇新媛,姚忠,耿志明,马晶晶,李鹏鹏. 2019

[13]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唐鱼肌肉中抗生素标记基因(NPTⅡ)检测和表达量分析. 樊佳佳,白俊杰,简清,于凌云. 2012

[14]2009年河北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危害和分布. 张爱红,张书敏,刘帅,邸垫平,苗洪芹. 2010

[15]甲氰菊酯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张德咏,刘勇,张松柏,成飞雪,罗源华. 2009

[16]辣椒环斑病毒提纯及抗血清制备. 章绍延,王健华,谭老喜,周朋,张雨良,刘志昕. 2013

[17]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兔轮状病毒抗体的初步研究. 李昌文,刘怀然,关云涛,王云峰,夏长友,张坦,陈洪岩. 2003

[18]反应条件对黄曲霉毒素B1抗原-抗体结合的影响分析. 余厚美,王琴飞,林立铭,韦卓文,徐缓,张振文. 2022

[19]猪瘟病毒感染猪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动态变化. 李素,王惟,张淑琴,董鹏,朱妍,郭焕成,涂长春. 2010

[20]转EPSPS基因大豆植株中蛋白的表达. 邢珍娟,李飞武,刘娜,李葱葱,康岭生,宋新元,邵改革,张明.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