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模式在丘陵旱地玉米产区的应用前景分析-以四川省绵阳市为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卢庭启
作者: 卢庭启;张华;侍守配;陈小敏;税红霞;卿春燕;钟钼芝
作者机构: 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球盖菇;玉米产区;丘陵旱地;轮作模式
期刊名称: 食用菌
ISSN: 1000-8357
年卷期: 2022 年 002 期
页码: 5-7
摘要: 结合绵阳市生态和生产条件,分析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模式的可行性和应用前景,简述了产业发展的限制因素与对策,为大球盖菇—玉米轮作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分类号: S646%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矮花叶病毒河南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王锡锋,周广和. 2002
[2]各类玉米产区生产与需求动态及调控对策. 蔡鑫茹,檀国庆,王玉贞,邢跃先,吴凤新. 2006
[3]丘陵旱地一年两熟制条件下小麦、玉米阶段耗水量研究. 杨占平,薛毅芳,李保昌,史福刚,张新文. 2010
[4]西南丘陵区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与调控技术. 赵燮京,李勇,王昌桃. 2005
[5]洛阳丘陵旱地谷子种植效益分析及栽培技术研究.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李军霞,张正伟. 2010
[6]丘陵旱地冬小麦大田和原状土柱模拟耗水量研究. 谷秋荣,杨占平,薛毅芳,韩伟锋,李丙奇. 2012
[7]播种方式对丘陵旱地套作小麦立苗质量、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李朝苏,吴春,吴晓丽,黄钢,马孝玲. 2013
[8]早熟抗虫棉中棉所50在丘陵旱地棉区一种多用高产栽培技术. 黄双领,张小伟,翟红红,于霁雯,张金发,张红卫,李兴丽. 2008
[9]不同种植模式对南方丘陵旱地土壤水分利用与作物周年生产力的影响. 肖小平,唐海明,杨光立. 2014
[10]四川丘陵旱地小麦机播技术配套耕作措施研究及综合评价分析. 樊高琼,汤永禄,李朝苏,吴春,陈溢,郭翔,马宏亮. 2014
[11]利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区域稻棉轮作. 孙玲,朱泽生. 2004
[12]不同轮作模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谯记,娄芬,杨西友,熊俊,甘小波,蔡一鸣. 2018
[13]一季中晚稻的稻菜轮作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及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徐培智,解开治,陈建生,唐拴虎,张发宝,黄旭,李康活. 2008
[14]河西灌区田间固定道保护性耕作下作物轮作模式效益评价. 张立勤,马忠明,连彩云,吕晓东,崔云玲. 2014
[15]耕地轮作模式遥感监测. 顾晓鹤,潘瑜春,王堃,杨枫,黄文江. 2011
[16]连云港市日光温室栽培轮作模式现状调查与分析. 朱朋波,赵统利,邵小斌,刘兴满,汤雪燕,孙明伟. 2013
[17]黄土丘陵沟壑区旱作农业轮作模式综合评价. 王平,陈娟,王国宇,胡建萍,李世煜,魏珑. 2018
[18]长期不同轮作模式对黄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的影响. 白怡婧,刘彦伶,李渝,黄兴成,张雅蓉,蒋太明,秦松. 2021
[19]轮作模式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库活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张海斌,蒙美莲,陈有君,叶君,邵盈,张婷婷,刘坤雨. 2020
[20]洱海流域不同轮作与施肥方式对农田氮磷径流损失的影响. 姚金玲,郭海刚,倪喜云,王风,郑宏艳,杨怀钦,杨苏树,任天志.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对西南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作者:宋利;刘广周;张华;卢庭启;卿春燕;杨云山;郭晓霞;胡单;李少昆;侯鹏
关键词:密植;滴灌水肥一体化;夏玉米;产量;细菌群落
-
色季拉山蒲公英属总黄酮及糖分含量种间差异及随海拔和坡向的变化
作者:蒋毅;史敏晶;戴明鋆;葛立鑫;张世鑫;张华
关键词:色季拉山;蒲公英属;黄酮;多糖;海拔;坡向
-
4UJ-1700甘薯杀秧机设计与试验
作者:崔中凯;周进;邸志峰;姜伟;李娜;张华
关键词:甘薯;杀秧机;挑秧装置;仿垄形刀片
-
基于SCoT分子标记的61份加工型黄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DNA指纹图谱构建
作者:王宏利;赵久成;赖淼;卢家仕;凌启昌;肖锦华;张华;付鑫锋
关键词:黄瓜;SCoT分子标记;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DNA指纹图谱
-
数字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展与展望
作者:梁晨;张华;周志刚;陈楠;暴愿达
关键词:数字技术;水产养殖;应用进展;展望;人工智能
-
高粱深根基因SbDRO1的克隆及功能验证
作者:曾廷儒;程文;孙琦;岳润清;李文兰;张华;高日新;张茂林
关键词:高粱;SbDRO1;基因克隆;生物信息学;抗旱;拟南芥
-
鲜食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装备现状及展望
作者:邸志峰;李娜;姜伟;张华;周进;崔中凯;郑书河
关键词:鲜食玉米;收获技术;收获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