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发展概况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永生
作者: 王永生;杨海;陈松;杨丽莎;范永慧;朱水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家蚕;人工饲料育;适应性家蚕品种;科技创新
期刊名称: 北方蚕业
ISSN: 1673-9922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1 期
页码: 1-5,25
摘要: 家蚕人工饲料育是蚕桑产业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关键,对节约耕地、稳定蚕茧产量、巩固和发展蚕桑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家蚕人工饲料育的发展历程与研究进展,简述了家蚕人工饲料育推广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展望随着蚕业科技创新的加快与跨学科深入研究,将推动家蚕人工饲料育技术革命性进步.
分类号: S883
- 相关文献
[1]家蚕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茧质的研究. 顾寅钰,张亚平,刘志斐,施新琴,李化秀. 2009
[2]人工饲料育家蚕添食1-脱氧野尻霉素的血液代谢组学分析. 兰凤杰,侯满,王兴晓,施新琴,徐世清,董慧玲,张升祥,崔为正. 2018
[3]桑叶育改人工饲料育对家蚕生长发育的影响. 李云芝,刘文光,衣葵花,李化秀,顾寅钰,施新琴,于振诚. 2014
[4]家蚕人工饲料育研究进展. 刘健. 2012
[5]安徽省现行主推家蚕品种人工饲料育综合成绩调查. 陶姗姗,谢秀芝,王杰,叶崇军,刘明辉,李冰. 2022
[6]家蚕原蚕稚蚕人工饲料育研究初报. 李化秀,张亚平,娄齐年. 2005
[7]云南省人工饲料共育商品化小蚕的思考. 王永生,杨海,陈云明,陈松,江亚,崔琛,刘敏,唐辉,范永慧,杨启慧,李继娅,李琼艳,朱水芬. 2023
[8]夏季菁松×皓月全龄人工饲料育试验初报. 韩益飞,李化秀,孔旭东,缪文军,张士宇,曹拥军,李长铭. 2014
[9]鲁17和92原蚕全龄人工饲料育研究. 顾寅钰,张亚平,娄齐年,刘志斐,陈传杰,于振诚. 2007
[10]不同饲料育条件下柞蚕幼虫中肠细菌的多样性分析. 全爽,郭天凯,杜占军,李喜升,韩冰. 2023
[11]宜宾地区人工饲料育与桑叶育的小蚕共育效益对比分析. 李冬兵,王洪江,方杰,邹邦兴,曾泽彬,王一. 2023
[12]不同龄期人工饲料育家蚕的生长发育和饲料效率研究. 兰凤杰,王洪江,王一,李冬兵,刘筱雪,周丽,崔为正,张升祥. 2024
[13]桑蚕(BOMBYX MORI L.)1~2龄人工饲料1回育3~5龄桑叶育及其?…. 黄健辉,周中水. 1998
[14]用人工饲料育进行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杂交率检验初报. 汪萍,李奕仁,叶夏裕,李桂芳,沈兴家,蒋建敏,韦先龙. 2005
[15]云南省家蚕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探讨. 王永生,朱水芬,杨海,陈松. 2022
[16]贵蚕1号、华康2号原种人工饲料育适应性调查. 曾晓英,杨李娟,徐琼,孙运鹏,韩陈敏,何静. 2021
[17]加强科技创新 提高农业用水生产力. 薛亮,郝卫平. 2012
[18]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业科技需求研究. 罗兵前,周明月,张锋,刘钦. 2015
[19]科技创新背景下加强农业科研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思考. 吴昊,沈云飞,陈娅. 2017
[20]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石阡县茶业的快速发展. 罗显扬,鄢东海,陈正武.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家蚕素斑品种菁松的茶斑限性定向转育
作者:廖鹏飞;李琼艳;罗顺高;刘敏;朱红涛;李继娅;白红英;陈海佺;范永慧;董占鹏
关键词:家蚕品种;普斑限性;素斑;茶斑限性;定向转育
-
云南僵蚕生产技术
作者:范永慧;李继娅;陈海佺;李琼艳;王永生;刘敏
关键词:僵蚕;侵染途径;饲养技术
-
花椒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朱建义;胡容平;徐湘婷;范中菡;陈松;陈庆华
关键词:花椒(Zanthoxylum;bungeanum;Maxim.);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
播期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
作者:冯向前;徐建强;沈足金;王丹英;徐春梅;陈松;章秀福;肖玉苹
关键词:播期;优质稻;产量;米质;气候因子
-
苏红*明草和云夏3*云夏4饲料效率调查试验初报
作者:李继娅;范永慧;李红;寸福香;陈海佺;李国灿;刘敏
关键词:苏红×明草;云夏3×云夏4;菁松×皓月;饲料效率;叶丝转化率;全茧量;茧层量
-
家蚕1~2龄人工饲料共育技术在保山市农村的应用试验
作者:陈云明;段中伟;杨旭;罗王周;陈松;杨海;刘建波;蒋碧婷;范国明;杨丽莎;番成砖;王永生;朱水芬;江亚;杨玉波;李春林
关键词:小蚕共育;人工饲料共育技术;饲料育;桑叶育;饲养对比试验
-
寒地粳稻在长江下游地区作双季早粳稻产量和品质表现分析
作者:徐亚楠;陶怡;叶淑珍;徐春梅;陈松;褚光;王丹英;欧阳由男
关键词:双季早粳稻;积温带;有效穗数;品质;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