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培肥降低稻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细菌功能基因丰度并减缓氮素周转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会巧

作者: 陈会巧;马慧霞;张桥;孙丽丽;周昌敏;顾文杰;卢钰升;徐培智;解开治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稻田土壤;硝化微生物;反硝化微生物;功能基因

期刊名称: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ISSN: 1008-505X

年卷期: 2023 年 009 期

页码: 1630-16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硝化和反硝化细菌在稻田土壤氮循环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长期有机物料还田条件下红壤区稻田土壤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群落及功能基因丰度,有助于揭示土壤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中的微生物机制,为红壤区稻田氮高效利用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基于40年水稻长期施肥定位试验,选择其中的不施肥(CK)、单施化肥(NPK)、早稻施绿肥紫云英(M1)和早稻施绿肥紫云英+晚稻秸秆还田(M2)处理小区采集土壤样品,利用宏基因组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技术,通过对典型反硝化细菌nirK、nirS和硝化细菌amoA、hao进行基因标记,分析了土壤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结果】nirK、nirS型反硝化细菌和AOB (amoA)、hao细菌主要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所有处理中nirK型反硝化细菌的优势属为Ardenticatena菌属、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和罗河杆菌属(Rhodanobacter),且M2处理土壤中罗河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nirS型反硝化细菌中类固醇杆菌属(Steroidobacter)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分别在M2和NPK处理中占比最高,分别达到33%和29%。AOB (amoA)细菌中慢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在CK和M1处理中占比最高,分别为30%和32%;变形菌门中的甲基单胞菌属(Methylomonas)在M2处理中占比最大;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在CK处理中的占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hao细菌中地杆菌属(Geobacter)相对丰度在各处理中占比最高。冗余分析显示,土壤速效氮(P=0.002)、有效磷(P=0.006)和有机碳(P=0.002)是nirK型和nirS型反硝化细菌群落组成变化的主导因子,土壤有机碳(P=0.008)、有效磷(P=0.01)、速效钾(P=0.008)是hao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的关键因子,速效氮(P=0.004)、有效磷(P=0.004)和全磷(P=0.002)是AOB (amoA)群落结构产生变化的关键因子。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铵态氮与功能基因amoA、hao和反硝化功能基因nirK、nirS的丰度都呈现极显著(P<0.01)负相关关系。【结论】土壤有效磷、速效氮和有机碳是影响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长期培肥降低了土壤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的丰度,减缓了土壤氮素循环的周转,提高了土壤氮素的稳定性。

分类号: S154.3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稻田土壤基础地力和养分利用效率变化特征. 鲁艳红,聂军,谢坚,周兴,杨曾平. 2016

[2]生物反硝化抑制剂原花青素对土壤氮转化及植物生长的影响. 刘涛,张萱,沈阿林,苏瑶. 2023

[3]反硝化微生物在污水脱氮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肖晶晶,郭萍,霍炜洁,于江,朱昌雄. 2009

[4]撂荒地亚硝酸还原酶基因nirK和nirS丰度动态. 呼和,陈先江,程云湘. 2016

[5]生物质炭对双季稻田土壤反硝化功能微生物的影响. 刘杰云,邱虎森,王聪,沈健林,吴金水. 2019

[6]反硝化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及相关研究进展. 孙建光,高俊莲,马晓彤,徐晶,姜瑞波. 2007

[7]稻田转变为旱地下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组分的变化特征. 黄山,芮雯奕,彭现宪,刘武仁,张卫建. 2009

[8]利用改进的BCR法和Tessier法提取稻田土壤中Pb、Cd的对比研究. 邓晓霞,米艳华,黎其万,段红平,杜丽娟,和丽忠,尹本林,陈璐. 2016

[9]湘潭某工业园周边稻田土壤及稻米镉污染的风险评价. 唐贞,杨仁斌,雷鸣,唐世荣,宋正国,彭莎. 2012

[10]有机物料对稻田土壤团聚体及有机碳分布的影响. 俞巧钢,杨艳,邹平,叶静,张康宁,顾国平,马军伟,符建荣. 2017

[11]海南稻田土壤硒与重金属的含量、分布及其安全性. 耿建梅,王文斌,温翠萍,易珍玉,唐树梅. 2012

[12]贵州省稻田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 孔祥宇,黄国培,程天金,江帆,王志伟,李秋华,喻子恒,张华,姚珩. 2018

[13]不同类型水稻土对氮磷养分的吸附解吸特征研究. 简燕,朱坚,彭华,熊丽萍,蔡佳佩,纪雄辉. 2020

[14]紫云英与稻秸还田对稻田土壤硝化潜势的影响. 章子含,王赟,高嵩涓,曹卫东. 2021

[15]中华鳖投放密度对稻鳖共生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陈静,何吉祥,吴本丽,黄龙,张烨. 2021

[16]油菜机械移栽稻田土壤特性试验. 王苏飞,吴崇友. 2017

[17]生物炭复配天然矿物对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影响. 傅玺豪,朱建强,范先鹏,张志毅,何绍华,倪承凡,吴茂前. 2023

[18]湖南省某县稻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 穆莉,王跃华,徐亚平,李军幸,戴礼洪,姜红新,刘潇威,赵玉杰,陈芳. 2019

[19]中国稻田土壤有机质时空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李冬初,黄晶,马常宝,薛彦东,高菊生,王伯仁,张杨珠,柳开楼,韩天富,张会民. 2020

[20]控释氮肥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与土壤氮素肥力的关系. 郑圣先,廖育林,谢坚,向艳文,聂军.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