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兰珊珊

作者: 兰珊珊;林昕;沙凌杰;林涛;魏茂琼;刘宏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番茄;植物生长调节剂;品质;残留;风险评估

期刊名称: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ISSN: 2095-0381

年卷期: 2019 年 23 期

页码: 8004-8011

摘要: 目的明确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2,4-滴和噻苯隆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掌握它们在番茄中的残留情况以及对不同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方法在番茄花期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酸、2,4滴和噻苯隆各1次,正常成熟期采摘,分析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残留情况,整合两年的番茄市场监测数据,利用农药残留专家联席会议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摄入量计算法和@risk定量风险评估软件,对番茄中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在我国不同人群中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评估。结果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可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P<0.05),其中噻苯隆效果最显著,且产品中相应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较低,平均值0.0042~0.0058 mg/kg;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市场监测的300个样品中均有检出,总检出率9.33%,检出平均值0.034~0.069mg/kg;番茄中赤霉酸、 2,4-滴和噻苯隆残留的短期膳食摄入量在0.00104~0.00658mg/kgbw/d,仅占相应每日急性参考剂量的0.60%~7.24%,急性风险较低。结论在番茄花期施用赤霉酸、2,4-滴或噻苯隆可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和品质,且产品中残留量低,番茄中3种植调剂残留在不同人群中的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在可接受范围内。

分类号: TS255.1

  • 相关文献

[1]中国人群的2,4-滴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赵慧宇,杨桂玲,张志恒,刘银兰,汪雯,宋雯,王强,蔡铮. 2017

[2]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蔬中的应用与安全性分析研究进展. 赖灯妮,张群,尚雪波,谭欢,潘兆平,周雨佳,彭清辉. 2023

[3]植物生长调节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及其限量标准研究进展. 姜楠,韦迪哲,王瑶,姜冬梅,王蒙. 2017

[4]海南地区菜豆和豇豆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和风险评估. 高宇航,高明坤,田明硕,黄晓冬,许晓敏,吕军,刘广洋,徐东辉. 2020

[5]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膳食暴露与风险评估. 兰珊珊,林涛,沙凌杰,林昕,杨芳,刘宏程. 2015

[6]云南优势水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膳食摄入与风险评估. 兰珊珊,邹艳虹,沙凌杰,林昕,魏茂琼,林涛,杨娟,刘宏程. 2018

[7]不同产地甜瓜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分析和膳食风险评估. 郗政棋,沈琦,勿吉斯古冷,何伟忠,王成. 2024

[8]蔬菜中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膳食摄入风险评估——以江浙地区为例. 徐浩,汪雯,杨桂玲,邵义华,刘贤金,王强. 2017

[9]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叶类蔬菜中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 叶倩,黄健祥,孙玲,万凯,朱富伟,骆冲,王富华. 2017

[10]植物生长调节剂784-1在花生上的残留动态. 王奎波,陈学留,余美炎,申秀珍,王同燕. 1993

[11]多效唑在粉蕉生产中的安全使用技术研究. 邹瑜,何海旺,龙芳,武鹏,林茜,王趣有,李贤高,林贵美. 2016

[12]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葡萄中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量. 王远,邢丽杰,向晓黎,鲁立良,罗小玲. 2015

[13]水果中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研究进展. 史晓梅,金芬,黄玉婷,杜欣蔚,王静. 2012

[14]芒果常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毒性和残留研究进展. 郭利军,范鸿雁,何凡,王祥和,胡福初,华敏. 2014

[15]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阳光玫瑰’葡萄冬果膨大效果的探讨. 林玲,时晓芳,曹雄军,白杨,韩佳宇,张瑛,郭荣荣,白先进. 2018

[16]花生中噻呋酰胺残留量的检测及膳食风险评估. 李辉,李娜,邵辉,刘磊,宋淑荣,郭永泽,张玉婷. 2019

[17]二氰蒽醌和吡唑醚菌酯在枣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兰丰,刘传德,周先学,王志新,鹿泽启,姚杰,柳璇,姜蔚. 2015

[18]马拉硫磷在西葫芦中的残留行为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刘一平,罗香文,陈武荣,郑尊涛,朱光艳,简秋,秦冬梅,廖晓兰,李晓刚. 2018

[19]多菌灵的毒性及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徐信燡,施春雷. 2019

[20]戊唑醇及吡唑醚菌酯在玉米上的残留行为及风险评估. 齐艳丽,李晋栋,高婧,李春勇,任鹏程,宋晋雄,王霞,乔雄梧,秦曙.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