蚜虫共生细菌多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彤

作者: 李彤;蒋月丽;连红梅;武予清;苗进;巩中军;段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沃尔巴克氏菌;杀雄菌属共生菌;蚜虫U型共生菌;多重PCR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

ISSN: 0529-1542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158-1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蚜虫中具有多种共生菌,使用常规PCR对它们进行检测,耗时耗力,而多重PCR可以更加高效地进行多种细菌的检测。沃尔巴克氏菌Wolbachia pipientis、杀雄菌属共生菌Arsenophonus和蚜虫U型共生菌Regiella insecticola是蚜虫中常见的3种共生菌。本研究针对沃尔巴克氏菌、杀雄菌属共生菌和蚜虫U型共生菌,分别选择以wsp基因、yaeT基因和gltA基因作为靶标,进行了多重PCR引物的设计和扩增体系的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建立的多重PCR体系在检测3种蚜虫常见共生菌时,具有较高的扩增特异性、准确性和直观性及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共生菌的最低检测浓度为10~4拷贝/μL,远低于共生菌在蚜虫1龄若虫总DNA中的浓度(10~8拷贝/μL),可以完全满足蚜虫共生菌检测工作的需要。

分类号: S433.3

  • 相关文献

[1]沃尔巴克氏菌调控小茶尺蠖和灰茶尺蠖杂交卵孵化. 王志博,刘永健,白家赫,张欣欣,肖强. 2022

[2]5种食源性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程晓艳,刘庆慧,黄倢. 2012

[3]3种主要水产病原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李晨,王秀华,黄倢. 2010

[4]PRV、PCV-2、PPV多重PCR试剂盒的研制. 余波,谭诗文,冉懋韬,杨丽娟,徐景峨,史开志. 2013

[5]山东疫区魏氏梭菌血清型的多重PCR检测. 王磊,万雪,王鹏,段会勇,马保臣,柴同杰. 2005

[6]检测PRV野毒株、PCV-2及PPV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余波,谭诗文,冉懋韬,徐景峨,艾玉萍,魏赐开,刘兵. 2010

[7]绵羊细菌性腹泻病多重PCR方法建立与初步应用. 陈浩林,徐景峨,蒲龄,余波,王璇,杨莉,朱冠群,毛凤显. 2018

[8]应用多重PCR技术快速筛查食品中的转基因成分. 董立明,邢珍娟,李葱葱,夏蔚,闫伟,李飞武. 2017

[9]利用多重PCR技术鉴定小麦背景中的1BL·1RS易位和Glu-D1d. 刘东涛,陈荣振,冯国华,刘世来,王来花,张会云,李德民,王静. 2011

[10]应用多重PCR技术筛选检测转Bt基因作物. 李飞武,闫伟,龙丽坤,李葱葱,张世宏. 2014

[11]鸭疫里默氏菌病和大肠杆菌病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王春平,韦强,鲍国连,崔言顺,刘燕,邵泽香,季权安,肖琛闻,李建亮. 2010

[12]多重PCR技术鉴定番茄Ty-3a和Tm-2a基因. 王涛,张子君,马小青,朱华,张逸鸣,邹庆道. 2018

[13]利用多重PCR技术鉴定小麦背景中的1BL·1RS易位和Glu-D1d基因(英文). 刘东涛,陈荣振,冯国华,刘世来,王来花,张会云,李德民,王静. 2011

[14]玉米SSR标记的多重PCR试验分析. 王伟,杨文鹏,戴保威. 2009

[15]禽四种病毒多重PCR诊断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张琳,胡北侠,杨少华,许传田,陈正涛,郝明飞,张秀美. 2011

[16]多重PCR检测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酵母菌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马保臣,秦卓明,蔡玉梅,董玉兰,柴同杰. 2006

[17]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和猪A群轮状病毒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路超,张莉,韩伟,王利丽,杨春蕾. 2016

[18]养殖大黄鱼病原弧菌多重PCR检测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祝璟琳,王国良,金珊. 2009

[19]广西百色烟草主要病毒病种类鉴定. 林北森,杨金广,韦学平,孔凡玉,王凤龙,陈德鑫. 2011

[20]天津地区温室蔬菜根结线虫种类的多重PCR快速鉴定. 姚玉荣,霍建飞,郝永娟,王万立,高苇,刘春艳.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