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文军
作者: 董文军;张彬;田云录;杨飞;张卫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理生态;粮食安全;气候背景;区域粮食;全球平均气温;气候变化;生产潜力;升高幅度;全球变暖;作用机制
期刊名称: 200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
ISSN:
年卷期: 2008 年
页码: 1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全球变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从现在开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气温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4.0℃。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世界性粮食安全危机日益严重,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及生理生态机制已成为作物科学的研究重点。长江流域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研究气候变化对该区域粮食生产的影响,尤其是对水稻的影响,探讨该区FATI(FreeAirTemperatureIncreased)条件下水稻产量、品质的响应及生理生态的研究,对于未来气候背景下该区域水稻生产潜力的挖掘与模拟,实现水稻持续增产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有重大的意义。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东北农业气候资源与春玉米生产潜力的时空演变及作物生产应对策略. 陈长青,钱春荣,邓艾兴,张卫建. 2008
[2]青藏高原农田生态系统与粮食安全科学考察研究专题进展(二). 潘开文,王学经,唐亚伟,沈裕虎,张林,潘志芬. 2024
[3]水稻生产力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生理生态机制. 陈金,张彬,田云录,杨飞,董文军,张卫建. 2008
[4]冬小麦生育期和生产力对夜间增温的响应特征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杨飞,张彬,田云录,董文军,张卫建. 2008
[5]护佑动物平安须更新、完善"处方". 肖治军. 2007
[6]作物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生理响应研究进展. 李彦生,金剑,刘晓冰. 2020
[7]气候变化对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可能带来的影响. 李大林. 2010
[8]气候变化对未来棉花病害的影响. 齐放军,张文蔚. 2013
[9]2004—2013年东北三省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碳足迹. 黄晓敏,陈长青,陈铭洲,宋振伟,邓艾兴,张俊,郑成岩,张卫建. 2016
[10]科学认识东北气候变暖充分发挥水稻适应潜力. 张卫建,陈金,陈长青. 2012
[11]科学认识东北气候变暖 充分发挥水稻适应潜力. 张卫建,陈金,陈长青. 2012
[12]东北稻作系统对气候变暖的实际响应与适应. 张卫建,陈金,徐志宇,陈长青,邓艾兴,钱春荣,董文军. 2012
[13]河北南部平原春甘薯生育期气候因子及其生产潜力的变化. 赵玉兵,孙东磊,李武龙,胡亚亚,韩美坤,马志民. 2019
[14]1961-2015年西南区域单季稻生长季气候年型及其生产潜力分析. 庞艳梅,陈超,郭晓艺,徐富贤. 2021
[15]可持续挖掘草原生产潜力技术及模式. 侯向阳. 2015
[16]气候变暖下东北地区春玉米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陈长青,类成霞,王春春,张卫建. 2011
[17]中国应抓住气候变化的战略机遇期. 张正斌,段子渊,陈兆波,徐萍. 2014
[18]江淮地区农业气候资源演变特征及作物生产应对措施. 黄爱军,陈长青,类成霞,张卫建,卞新民. 2011
[19]2014年9月草业科学大事记. 张秀敏,刘阳. 2014
[20]气候带北移及其对中国作物种植 制度的影响研究进展. 胡延斌,肖国举,李永平.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黑龙江不同育种阶段粳稻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作者:刘猷红;唐傲;董文军;孟英;张喜娟;刘凯;冷春旭;商全玉;来永才
关键词:寒地粳稻;育种阶段;农艺性状;演变规律
-
黄淮海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作物产量和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及其差异
作者:陈坚;吴柳格;张鑫;邓艾兴;宋振伟;张卫建;郑成岩
关键词:产量;温室气体;种植模式;经济效益;碳足迹
-
短期减施氮肥对华南地区早晚兼用型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
作者:刘劲松;伍龙梅;包晓哲;刘志霞;张彬;杨陶陶
关键词:早晚兼用型水稻;‘丝苗米’;氮肥;产量;稻米品质
-
高海拔和干旱条件下覆膜穴播糜子品种比较试验
作者:杨飞;张战胜;柳智星;刘世明;柳碗学;周兴隆;李相宁;佘奎军;李喜红;杨俊丽;陈彩芳;王翰霖;孙立峰;赵学智
关键词:高海拔;干旱;覆膜;糜子;品种比较
-
生菜WOX基因家族的鉴定与分析
作者:罗康胜;张米欢;翟兆东;刘雪;李大勇;张彬;张德春
关键词:生菜(Lactuca sativa);WOX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分析
-
吉林省农作物秸秆资源现状及利用对策
作者:吕智超;孙日丹;洪小丽;刘歆;孙学奇;闫晓刚;张彬;赵蔚
关键词:秸秆资源;现状;利用;对策
-
长江上游河川沙塘鳢的PCR鉴定
作者:汪斌;徐飞;杨飞;周波
关键词:长江上游;河川沙塘鳢;分子生物学;种属鉴定;生物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