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pol CMS育性恢复基因的表达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文玲

作者: 徐文玲;王淑芬;王翠花;刘贤娴;付卫民;何启伟;赵双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白菜;pol CMS;育性恢复;差异表达;实时荧光定量PCR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13 年 40 卷 08 期

页码: 1475-14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进一步探明polCMS育性恢复基因作用的分子机理,利用数字基因表达谱技术,选用不育系与恢复系杂交的F2代分离群体,对大白菜polCMS育性恢复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并选取部分基因进行了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共有2826个基因差异表达,其中441个上调表达,2385个下调表达。GO功能注释表明,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富集的细胞位置为细胞质、细胞器及大分子复合物等位置,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叶绿体及质体等,分子功能主要为核酸外切酶的活性,参与的生物过程是花粉壁的形成和组装。与polCMS显著相关的通路主要是核糖体、糖和氨基酸代谢、核苷酸切除和修复、RNA降解等通路。表达谱和RT-PCR结果表明恢复基因主要通过下调表达调控育性恢复,有4个差异表达基因与育性恢复密切相关。

分类号: S634.1

  • 相关文献

[1]骨形态发生蛋白IB型受体(BMPR-IB)基因在蒙古羊卵巢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何小龙,刘永斌,王峰,田春英,达赖,荣威恒. 2010

[2]高邮鸭和金定鸭发育早期骨骼肌发育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IGF-IR)表达分析. 朱春红,徐文娟,胡艳,朱文奇,宋迟,陈文峰,李慧芳. 2013

[3]大白菜-结球甘蓝易位系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筛选. 崔菲菲,孟川,王彦华,赵建军,陈雪平,申书兴,顾爱侠. 2018

[4]大白菜霜霉菌诱导抑制性消减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和分析. 唐永洽,于拴仓,朱月林,张凤兰,余阳俊,赵岫云,张德双. 2010

[5]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研究进展. 陈倩,洪广成,胡骏,秦小健. 2018

[6]基因性雄不育在杂交种生产上的应用进展. 岳国臣,王清发. 1993

[7]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发现利用研究及展望. 朱仁山,李绍清,李阳生,余金洪,黄文超,朱英国. 2016

[8]水稻雄性不育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黄文超,朱仁山,李绍清,朱英国. 2013

[9]一个粮草兼用型饲料新品系的细胞学观察. 钟坤,董元■,吴建军. 1991

[10]玉米CMS-C同质异核不育系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 赵卓凡,黄玲,刘永明,张鹏,魏桂,曹墨菊. 2018

[11]全基因组小麦PPR基因家族鉴定及表达分析. 郭彩娟,公杰,刘永杰,赵昌平,高世庆,吴华伟. 2019

[12]K-19小麦雄性不育-育性恢复体系的研究. 程俊源,孙国庆,刘录祥,赵林姝,吕秀霞. 1996

[13]甘蓝类蔬菜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材料的创制和育性观察. 于海龙,方智远,杨丽梅,刘玉梅,庄木,吕红豪,李占省,张扬勇. 2015

[14]大豆质核互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董德坤,高莎,刘乐承,杨清华,朱丹华. 2012

[15]棉花雄性不育与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程静,房卫平,谢得意,孙玉堂,吕淑平. 2006

[16]快中子辐射诱导普通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的研究. 程俊源,孙国庆,刘录祥,赵林姝. 1995

[17]水稻CMS-DA育性恢复基因定位及其互作分析. 谢建坤,庄杰云,樊叶杨,屠国庆,夏英武,郑康乐. 2002

[18]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杂交稻亲本. 朱玉君,亓芳丽,应杰政,黄得润,庄杰云. 2010

[19]小麦光温敏核雄性不育系BS366和BS1086杂种一代结实率研究. 秦志列,梁玉龙,刘丽华,李宏博,张风廷,娄鸿耀,李翰霖,赵昌平,张胜全. 2024

[20]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中的核质互作研究进展. 李鹏,李新华,张锋,邱登林.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