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垄沟集雨栽培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贾有余

作者: 贾有余;任永峰;李彬;王秋雨;赵沛义;赵举;张三粉;郎松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马铃薯;垄膜沟植;土壤含水量;产量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3 年 41 卷 03 期

页码: 63-64+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为建立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垄沟集雨栽培技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马铃薯不同垄膜宽度集雨效率比较试验,在进行土壤水分检测的基础上,观察测定出苗保苗率及增产效果,研究垄膜沟植技术的综合生产效益。[结果]马铃薯垄膜沟植技术下出苗率较平作、平作覆膜技术高,出苗提前,其中,30~60 cm垄膜宽度处理下表现较明显。增产效果最好的处理为40~50 cm垄膜宽度,增产幅度为23.2%~33.0%。[结论]垄膜沟植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马铃薯对雨水的利用效率,增加土壤根层含水量,提高马铃薯抗旱性和产量。

分类号: S532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孙慧,吴燕,马静,冯怀章,杨茹薇,徐林黎. 2017

[2]不同耕作方式对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 孙慧,吴燕,马静,冯怀章,杨茹薇,徐林黎. 2017

[3]不同栽培方式、播种深度对冬种马铃薯土壤水热及产量的影响. 樊吴静,杨鑫,谭冠宁,唐洲萍,何虎翼. 2018

[4]旱地马铃薯“一膜两季”免耕栽培模式研究. 何进勤,桂林国,吴晓彦,陈秉焱. 2013

[5]高寒旱区春油菜垄膜沟植技术效应研究. 张荣. 2010

[6]黄土高原北部垄膜沟植田间集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段玉,妥德宝,赵沛义,李焕春. 2006

[7]半干旱区深松垄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边少锋,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8]播种方式对旱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水分、土壤温度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康恩祥,郭天文. 2011

[9]秋覆膜对旱地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刘晓伟,何宝林,郭天文,康恩祥. 2011

[10]富思德农林保水剂在梨树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杨庆锋,张亚平,朱瑞艳,杜迎辉,石海强. 2013

[11]保墒减蒸技术对半干旱地区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杜江洪,景振举,郑伟,霍剑锋,孟繁盛,慈艳华,王学梅,毕晓秀. 2016

[12]秸秆还田对东北半干旱区玉米‖花生轮作系统土壤水热特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姚凡云,曹玉军,王虹霏,吕艳杰,刘志铭,魏雯雯,岳玉兰,王永军. 2020

[13]滴灌条件下秸秆覆盖和土壤含水量对冬小麦灌浆特性的影响. 白田田,裴新涌,关小康,杨明达,张鹏钰,王静丽,王和洲,王同朝. 2017

[14]不同保水剂对春小麦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李秀君. 2001

[15]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16]半干旱区不同覆盖方式对豌豆耗水和产量的影响. 汤瑛芳,张小红,张绪成. 2015

[17]不同深松模式对早熟春玉米产量和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陈海军,巩双印,李金良,张作峰,陈凤芝,张崎峰. 2011

[18]覆膜栽培对土壤含水量及花生生长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张连喜,张志民,黄威,陈小姝,吕永超,赵跃,李美君,张英,周文雨,蒋春姬. 2023

[19]旱地农田秸秆覆盖的效应. 高绪科,汪德水,王小彬,王文清. 1990

[20]陇中半干旱区全膜覆土穴播小麦的土壤水分及产量效应. 侯慧芝,吕军峰,张绪成,杨如萍,郭天文.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