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样带典型地貌类型坡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及其差异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单燕

作者: 单燕;索立柱;王洁;马兰;宋延静;梁晓艳;李佳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水分;黄土高原;时空变异;地统计分析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24 年 56 卷 003 期

页码: 593-60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掌握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丘陵沟壑区和高塬沟壑区的坡面土壤水分分布特征,选取3个典型坡面(长武高塬沟壑区,安塞丘陵沟壑区,神木丘陵沟壑区(风蚀水蚀交错区)),分析3个坡面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和对应环境因素的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统计分析比较不同地貌类型坡面土壤水分的差异。根据不同地貌类型区坡面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CV)平均值的剖面变化,0~500 cm土壤剖面可以划分为速变层(0~40 cm)、活跃层(40~100 cm)、次活跃层(100~200 cm)和相对稳定层(200~500 cm);除丘陵沟壑区坡面0~40 cm和100~200 cm土层外,其他土层土壤含水量均具有较好的空间结构特征,理论半方差函数模型可对其进行较好的模拟,拟合模型结果一般表层土壤含水量为球状模型,深层土壤含水量为高斯模型;由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子空间分布的差异性,高塬沟壑区坡面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与容重、海拔高度和最大叶面积指数有显著相关关系(P<0.01),而丘陵沟壑区和风蚀水蚀交错区坡面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化分别只与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土壤质地有显著相关关系(P<0.05)。黄土高原典型地貌类型区不同土层间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大,地统计分析可以很好地表达坡面水分的空间异质性。

分类号: S152.7

  • 相关文献

[1]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研究. 付腾飞,张颖,高金尉,陈广泉,刘文全,苏乔. 2017

[2]山东滨海低平原区盐渍土盐分的时空变异研究. 付腾飞,张颖,徐兴永,陈广泉,苏乔. 2017

[3]桂林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热导率空间变化. 甘磊,马蕊,张中彬,程芳丽. 2017

[4]贵州山区坡地黄壤水分特征研究. 戴智慧,蒋太明,刘洪斌. 2008

[5]铁杆蒿灌丛对黄土高原草地碳交换特征的影响. 沈晓坤,李旭东,傅华. 2014

[6]黄土高原一年生饲草作物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 张清平,田莉华,刘渊博,蒋海亮,沈禹颖. 2015

[7]秸秆还田对旱作冬小麦后茬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APSIM模拟. 杨轩,谭广洋,沈禹颖. 2013

[8]黄土高原农田土壤呼吸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李旭东,沈晓坤,张春平,傅华. 2014

[9]轮作条件下免耕对黄土高原旱作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的影响. 郭晓霞,刘景辉,田露,李立军,赵宝平,张向前. 2012

[10]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耕作措施对土壤温度和水分的作用效应. 杨凯,冯永忠,李永平,杨世琦,杨改河. 2009

[11]陇东苹果园生草复合体系土壤水分季节动态. 曹铨,王自奎,沈禹颖. 2019

[12]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 邵晓梅,严昌荣. 2006

[13]黄土旱塬不同施肥水平下小麦玉米轮作的产量与土壤水分效应模拟研究. 王学春,李军,樊廷录. 2008

[14]碎石含量和盖度对黄土高原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汪羽宁,刘和平. 2013

[15]降解地膜过早破裂对玉米地土壤水分温度及产量的影响. 董立国,蔡进军,张源润,李生宝. 2016

[16]岩溶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斥水性的空间变化. 彭扬建,甘磊,马蕊,程芳丽. 2017

[17]区域土壤重金属空间变异及合理采样数确定. 阎波杰,潘瑜春,赵春江. 2008

[18]县域农田土壤采样布局多目标优化分析模型. 陈天恩,董静,陈立平,陈栋. 2012

[19]迁飞性害虫精准施药决策分析方法研究. 赵春江,陈天恩,陈立平,郜允兵. 2008

[20]桂林喀斯特地区干湿循环过程中土壤水含量的空间变异. 甘磊,郑思文,黄太庆,陈晓冰,包涵,程芳丽,陈廷速.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