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金属氧化物和改性赤泥对潮褐土中外源砷的调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媛媛

作者: 孙媛媛;曾希柏;白玲玉;王进进;李莲芳;苏世鸣;王亚男;段然;吴翠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双金属氧化物;改性赤泥;潮褐土;外源砷;砷形态;小油菜

期刊名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ISSN: 1672-2043

年卷期: 2013 年 32 卷 08 期

页码: 1545-15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选取双金属氧化物(LDO)和两种改性赤泥(RM1和RM2)为钝化剂,应用室内模拟培养和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潮褐土中外源砷(As)添加量为10mg·kg-1和50mg·kg-1时,培养时间和钝化剂添加量对土壤砷有效性、小油菜吸收砷的调控效果。结果表明,添加钝化剂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土壤有效砷的含量均呈下降趋势,其中以LDO的调控效果最佳,培养12周时土壤有效砷含量分别降至1.06mg·kg-1(添加10mg·kg-1时)和5.77mg·kg-1(添加50mg·kg-1时);随着钝化剂添加量的增加,土壤中易溶态砷(AE-As)的含量逐渐降低,钙结合态砷(Ca-As)的含量则逐渐增加。3种钝化剂比较,添加LDO时铁结合态砷(Fe-As)含量降低,而添加RM2时铝结合态砷(Al-As)含量降低、Fe-As含量增加。盆栽实验结果表明,RM2能显著降低小油菜地上部分的砷含量,且对小油菜生长没有明显影响,在外源砷添加量为50mg·kg-1时,添加RM2后小油菜地上部分砷含量比CK降低了33.7%;LDO也可显著降低小油菜地上部分的砷含量,但同时抑制了小油菜生长,导致其产量显著低于CK。相对改性赤泥而言,采用LDO并不是调控潮褐土中砷有效性的较好选择。

分类号: X53

  • 相关文献

[1]外源砷形态和添加量对作物生长及吸收的影响研究. 胡留杰,曾希柏,何怡忱,李莲芳. 2008

[2]土壤接种棘孢木霉菌降低小油菜砷胁迫及其可能机理. 张宏祥,李丽娟,曾希柏,白玲玉,陕红,王亚男,吴翠霞,苏世鸣. 2018

[3]外源砷在土壤中的老化及环境条件的影响. 王亚男,曾希柏,白玲玉,苏世鸣,吴翠霞. 2018

[4]外源砷胁迫对两种土壤中细菌和古菌群落的影响. 王亚男,赵婧,杨小东,曾希柏. 2020

[5]李明远断病手迹(五十七) 是线虫病还是根肿病. 李明远. 2015

[6]可降解地膜残留碎片对小油菜生长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仲子文,赵海军,刘苹,王丽红,孙明,周经纶,井永苹. 2015

[7]解磷细菌的应用效果. 王亚艺,蔡晓剑,李松龄,李全辉. 2014

[8]不同钝化材料对红壤中铜有效性的影响及机理. 宋正国,于志红,冯人伟,廉菲,丁永祯,刘仲齐. 2012

[9]“麦克原液”对小油菜的盆栽试验研究. 王正祥,高宝岩. 1998

[10]PFOS对小油菜生长发育的毒性效应及机制. 秦莉,安毅,韩建华,陈丽,王伟,潘炯,陈庚妮,端正花. 2017

[11]钾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宋正国,徐明岗,丁永祯,孙楠,刘平,唐世荣. 2010

[12]改良剂对黄泥土镉锌复合污染修复效应与机理研究. 徐明岗,张青,曾希柏. 2007

[13]锌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制. 宋正国,徐明岗,刘平,李菊梅,孙楠. 2008

[14]改良剂对复合污染红壤中镉锌有效性的影响及机理. 张青,李菊梅,徐明岗,宋正国,周世伟. 2006

[15]蔬菜废弃物堆肥对小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赵自超,姚利,付龙云,杨光,郭兵,王昭晴,王艳芹. 2020

[16]硫磺对土壤Cd、Pb有效性的影响. 湛润生,陈明昌,杨治平,岳新丽. 2015

[17]钾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宋正国,徐明岗,丁永祯,孙楠,刘平,唐世荣. 2010

[18]共存阳离子(Ca、Zn、K)对土壤镉有效性的影响. 宋正国,徐明岗,丁永祯,孙楠,唐世荣. 2009

[19]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八十四)白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防治方法. 王莹莹,宋加伟,石延霞,张扬,李宝聚. 2015

[20]3种不同性质改良剂对镉锌污染水稻土的修复效果及评价. 张青,徐明岗,罗涛,孔庆波,王煌平.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