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炭对土壤理化性状及氮素转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湛

作者: 王湛;李银坤;徐志刚;郭文忠;马丽;杨子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化学性质;氮素循环;微生物

期刊名称: 土壤

ISSN: 0253-9829

年卷期: 2019 年 51 卷 005 期

页码: 835-8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生物质炭因其具有的特殊理化性质施入到农田中能够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及促进作物生长,已经成为农业减排和土壤微生态系统生物氮素地球化学循环领域的研究热点.生物质炭作为土壤的外来物质,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土壤氮素的周转过程中,进而对土壤中氮素的存在状态和供应能力等产生长远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土壤中施入生物质炭后,氮素循环的变化及响应机制,重点分析了生物质炭施入农田引起土壤理化性质变化后由土壤微生物驱动的固氮反应、氨化反应、硝化反应及反硝化反应等生物化学反应过程的响应及相关机理.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生物质炭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分类号: S156.2%S158.5

  • 相关文献

[1]放牧强度与“草土畜”研究进展. 丁磊磊,王普昶,舒健虹,王志伟. 2017

[2]生物炭与膨润土对辽西北风沙土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 汤家喜,李玉,朱永乐,向彪,谭婷. 2022

[3]瑞香狼毒对农牧交错带草原土壤特性的影响. 安冬云,韩蕾,武菊英,陈洁,姜圆圆. 2016

[4]半干旱区玉米-大豆轮作对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影响. 高盼,刘玉涛,王宇先,杨慧莹,徐莹莹,王俊河,徐婷. 2018

[5]辽西半干旱区典型森林植被土壤理化性质比较分析. 孙继军,马青艳,孟林,梁慧春,王冬. 2015

[6]酿酒葡萄种植区土壤剖面调查分析. 王锐,纪立东. 2017

[7]压砂地土壤质量演变特征及其退砂后土壤培肥建议. 赵营,刘晓彤,罗健航,马英,张学军. 2023

[8]菜地氮素循环及其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胡晓霞,丁洪,张玉树,秦胜金. 2010

[9]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氮素循环模型. 赵春梅,蒋菊生,曹建华. 2009

[10]菜地氮素循环途径及其环境效应综述. 杜连凤,赵同科,安志装,张成军,李鹏. 2008

[11]CHAGAN,一个农牧结合生态系统氮循环的动态模拟程序. 陈士平,W.M.Blacklow. 1990

[12]农业生态系统中氮素循环研究综述. 陈明昌,张强,杨晋玲,雷震宇. 1993

[13]有机无机肥配施提升冷浸田土壤氮转化相关微生物丰度和水稻产量. 解开治,徐培智,蒋瑞萍,卢钰升,顾文杰,李文英,李夏,孙丽丽. 2016

[14]优化施肥对稻-麦轮作系统氮肥利用与氮素平衡的影响. 李国会,黄晶晶,陈尚洪,刘定辉. 2012

[15]黔西南州植烟土壤化学性质和养分状况分析. 马莹,陈旭辉,李洪勋. 2009

[16]贵州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石漠化等级土壤化学性质特征. 张承琴,王普昶,龙翠玲,陈莹. 2014

[17]茶园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毛平生,阮建云,李延升,石元值,马立锋,伊晓云,方丽. 2014

[18]不同连作年限甜瓜种植土壤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 郑立伟,赵阳阳,王一冰,黄亚丽,范凤翠,刘胜尧. 2022

[19]不同有机物料对银北灌区盐碱地土壤养分含量及氮有效性的影响. 王长军,李凤霞,吴霞. 2021

[20]炭基肥连续两年施用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柳骁桐,纪立东,孙权,司海丽,王锐.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