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杀菌剂在蔬菜中的残留分布及对不同人群的累积性膳食摄入风险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翠玲

作者: 刘翠玲;张冉;杨桂玲;王豆;于重重;孙晓荣;吴静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蔬菜;三唑类杀菌剂;残留;膳食摄入风险;累积性风险;概率评估

期刊名称: 农药学学报

ISSN: 1008-7303

年卷期: 2021 年 006 期

页码: 1194-12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蔬菜中残留的三唑类杀菌剂可能存在的累积性膳食摄入风险,本研究基于蔬菜样品检测获得的三唑类杀菌剂残留数据,分析了来自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及福建省5个地区的1612批次蔬菜样本中8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分布,并采用相对效能因子法以及概率评估方法的蒙特卡罗(Monte Carlo)模拟技术和Bootstrap抽样技术,对目标人群通过蔬菜摄入三唑类杀菌剂的累积急性及慢性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检出较多的农药及产品组合为芹菜和西红柿中的苯醚甲环唑,检出率分别达到23.1%和20.4%,其他检出率较高的农药还有三唑酮、戊唑醇、氟硅唑、烯唑醇、丙环唑、抑霉唑及腈菌唑。各类蔬菜中,黄瓜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对不同人群累积暴露量的贡献率最大,为50%~70%。在第97.5百分位点处,蔬菜中残留的三唑类杀菌剂对各年龄段人群的累积慢性暴露量均低于慢性参考剂量(ADI),其中0~35个月婴幼儿的累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商(%ADI)值最高,平均为34.6%,但仍低于100%;在第99.9百分位点处,蔬菜中残留的三唑类杀菌剂对各年龄段人群的累积急性暴露量均低于急性参考剂量(ARfD),0~35个月婴幼儿的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商(%ARfD)值最高,平均为51.7%,但也低于100%。研究表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及福建5个地区蔬菜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的累积急性及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皆在可接受范围内。

分类号: TS201.6%TS255.7

  • 相关文献

[1]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13种甲氧基丙烯酸酯和三唑类杀菌剂在杧果中的残留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段云,关妮,马晨,陈棠钻,罗金辉,魏静. 2023

[2]农药多残留联合暴露风险评估程序构建研究. 杨桂玲,陈晨,王强,汪雯,赵慧宇,李晨迪,钱永忠. 2018

[3]蜂花粉中新烟碱农药的残留分析及膳食摄入风险评估. 石会娟,张敏,张金振,黄京平,赵文,王鹏,胡菡,薛晓锋,金玥. 2023

[4]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限量标准2016年制修订情况分析. 段丽芳,张峰祖,赵尔成,于雪,叶贵标. 2016

[5]施用有机肥对降低蔬菜硝酸盐残留的影响. 李仁发,潘晓萍,蔡顺香,黄东风,邱孝煊,任祖淦. 1999

[6]气质联用法快速检测蔬菜中有机氯农药残留. 宋政平. 2011

[7]蔬菜中31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测定. 黎其万,梅文泉,佴注,陆光奕. 2009

[8]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叶类蔬菜中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残留. 叶倩,黄健祥,孙玲,万凯,朱富伟,骆冲,王富华. 2017

[9]溴氰菊酯降解菌的分离筛选与应用潜力评价. 黄文源,侯少锋,龙友华,李明,吴小虎,徐军,刘新刚,董丰收,吴小毛,郑永权. 2018

[10]六种蔬菜吸附吡虫啉的动力学研究初探. 卢阳阳,关舒会,孙强,饶钦雄,宋卫国. 2018

[11]杭州市蔬菜有机磷农药残留的调查研究. 王小骊,赵燕申,叶雪珠,董秀金,胡桂仙. 2004

[12]蔬菜水果中赤霉素残留量HPLC检测方法的研究. 万凯,丁晨红,邓义才,骆冲,梁应坤. 2014

[13]蔬菜和水果中残留蚜灭磷的气相色谱测定. 胡敏骏,应兴华,徐霞,朱智伟,曹赵云. 2012

[1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蔬菜中阿维菌素和氟吡菌酰胺的残留. 陈丽霞,许丽建,陈歆,彭黎旭. 2021

[15]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蔬菜、水果中的氨基甲酸酯杀虫剂及其代谢物残留. 刘长武,刘潇威,翟广书,刘凤枝,买光熙,陈勇,王一茹. 2003

[16]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水果蔬菜中噻苯隆的残留量. 黄玉南,罗静,乔成奎,王超,庞涛. 2015

[17]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蔬菜中残留的麦草畏. 马有宁,陈铭学,曹赵云,牟仁祥,朱国念. 2012

[18]气相色谱法检测22种基质中的4种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农药残留. 秦曙,乔雄梧,王霞,赵丽娟. 2010

[19]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测定蔬菜水果中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残留. 叶倩,邓义才,梁应坤,高毓文,骆冲. 2017

[20]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代森锌的残留量. 叶倩,朱富伟,黄聪灵,唐雪妹,赵晓丽,万凯.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