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泾川中沟小流域不同坡位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晓梅

作者: 张晓梅;邸利;史再军;费俊娥;王正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水文物理性质;坡位;动态变化;甘肃

期刊名称: 干旱区研究

ISSN: 1001-4675

年卷期: 2019 年 005 期

页码: 1300-13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甘肃泾川中沟小流域不同坡位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环刀法测定人工刺槐林土壤水文物理性质,采用烘干法测定土壤水分.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坡位土壤物理性质存在显著差异,0~10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为:塬面刺槐林(上)(1. 24 g·cm-3)>塬面刺槐林(下)(1. 20 g·cm-3)>沟台刺槐林(1. 18 g·cm-3)>墚坡刺槐林(1. 16 g·cm-3).土壤总孔隙度为:墚坡刺槐林(51. 99%)>沟台刺槐林(51. 31%)>塬面刺槐林(下)(50. 52%)>塬面刺槐林(上)(49. 33%),墚坡刺槐林饱和持水量与非毛管持水量均最大,沟台刺槐林与塬面刺槐林(下)次之,塬面刺槐林(上)最小.各林地土壤水分变化季节性差异明显,可分为土壤水分消耗期(5-6月)、补给期(7月)、消退期(8-9月).不同林地土壤含水量变异系数随土层深度加深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在40~80 cm处达到最大值(Cv> 0. 3).表明塬面刺槐林(上)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塬面刺槐林(下)与沟台刺槐林居中,墚坡刺槐林土壤水分最低.

分类号: S714

  • 相关文献

[1]干热河谷冲沟侵蚀劣地不同坡位草被生长和土壤水分关系研究. 张宝军,熊东红,郭敏,董一帆,苏正安,杨丹,史亮涛. 2015

[2]旱塬区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对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赵刚,樊廷录,党翼,张建军,李尚中,王淑英,程万莉,王磊. 2019

[3]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 2014

[4]环境因子远程监测技术对枸杞园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李锋,刘晓彤,罗健航,赵营,王海廷,张学军. 2020

[5]枸杞精准滴灌效益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对比. 李锋,刘晓彤,罗健航,赵营,王海廷,张学军. 2019

[6]草地雀麦种植对坡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的影响. 包贺喜吐,孙铁军,红雨. 2010

[7]宁南黄土区典型林草地土壤水分年际动态变化特征. 王月玲,许浩,安钰,万海霞,韩新生,董立国. 2023

[8]陇中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 邵晓梅,严昌荣. 2006

[9]全膜覆土一茬和二茬小麦蓄水保墒效应研究. 鲁清林,柴守玺,张礼军,杨发荣,周洁. 2013

[10]黄土丘陵区坡地林草间作土壤水分的动态变化. 张源沛,董立国,李娜. 2009

[11]刺槐对3种抗生素敏感性的测定. 牛正田,张秀海,罗晓芳. 2004

[12]刺槐种子萌发过程中的水分与抗氧化酶活性变化. 张圆,王普昶,王慧慧,张莉,陈娟. 2014

[13]温度和PEG胁迫对刺槐种子萌发的影响. 王慧慧,王普昶,赵钢,孙秋,陈莹. 2014

[14]滨海盐碱地刺槐林土壤水盐、酶及养分动态. 秦永建,牛庆霖,贾波,毛培利,曹帮华,秦永刚. 2017

[15]3种栽培方式对刺槐耐盐砧木生长的影响. 商佳胤,黄建全,田淑芬,朱延林. 2009

[16]刺槐挥发性物质分析及美国白蛾的触角电位反应. 白鹏华,相伟芳,刘宝生,李敏,于金萍. 2018

[17]我国新发现一种外来蚜虫——刺槐附毛斑蚜Appendiseta robiniae. 虞国跃,周达康,王合. 2018

[18]我国刺槐遗传育种现状及发展对策. 荀守华,乔玉玲,张江涛,张丽君,白,金,窦永琴. 2009

[19]刺槐优良无性系的选择. 刘颖,王国义. 1996

[20]北京典型绿化树种幼苗对干旱-复水的光合生理响应. 赵娜,刘诗莹,李少宁,徐晓天,温佳美,鲁绍伟. 202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