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蘑栽培理论及方法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谭伟
关键词: 松口蘑;分布;发生季节;纯培养;营养特性;生态因子;栽培方法及原理
期刊名称: 食用菌学报
ISSN: 1005-9873
年卷期: 1994 年 1 卷 01 期
页码: 53-63
摘要: 本文综述了松口蘑的分布、发生季节、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方法等。较详细地阐述了国内外学者近100年来对松口蘑生活史、纯培养及生态因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且着重总结了松口蘑的栽培方法及原理。
分类号: S646
- 相关文献
[1]中国三省松口蘑遗传多样性分析. 马银鹏,陈强,赵梦然,邬向丽,张金霞,黄晨阳. 2012
[2]松口蘑与青冈蕈的生态和营养价值比较. . 1995
[3]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松口蘑中的铝. 刘鸿高,王元忠,张东艳,刘鲁峰. 2010
[4]松口蘑菌塘土壤理化特性对子实体营养品质影响. 李强,王晟强,陈诚,熊川,郑子成,李廷轩,郑林用. 2016
[5]一种松口蘑菌种的保藏方法. 付绍春. 2009
[6]林芝松口蘑与红菇蜡伞子实体香气成分比较. 薛蓓,罗章,刘振东,李梁,扎罗,王波. 2019
[7]松口蘑菌丝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的研究. 曾荣鉴,马爱民. 1992
[8]瘤胃微生物生态研究方法评述. 淡瑞芳,张海涛,龙瑞军,鱼小军. 2007
[9]高效菌株T85—260在苎麻脱胶过程中的胞外酶系研究. 张运雄,刘正初. 2001
[10]丛枝菌根真菌生态功能及其与共生植物互作机理. 阮仕琴,陶刚,娄璇,赵兴丽. 2022
[11]微生物分离与培养的新方法与新技术. 李国娟,柳纪省,李宝玉,田永强. 2009
[12]皱盖钟菌的分离及其培养特征观察. 赵琪,徐中志,李荣春,袁理春. 2007
[13]苎麻高效脱胶菌T85-260纯培养过程中的胞外酶系研究. 张运雄,刘正初. 2000
[14]东山岛星座短腹海鞘共附生微生物多样性研究. 乔玉宝,田晓清,唐莹莹,樊成奇,马丽艳,陆亚男. 2018
[15]近10年瘤胃微生物分离培养研究进展. 卢玉飞,周凌云,赵圣国,卜登攀,孙鹏,赵国琦. 2012
[16]4种药剂对甘蓝黑斑病病原菌的防效研究. 沈绍斌,陈继丽,李慧芹,刘光华,宋记明,段春芳. 2017
[17]复合菌系RSS-4腐解稻秆过程中的菌系动态变化初探. 刘甲锋,沈德龙,李力,陈慧君,关大伟,姜昕,李俊. 2010
[18]间作对幼龄茶园生态与茶树生育及效益影响的研究进展. 张小琴,陈娟,梁远发. 2014
[19]2个基因型厚皮甜瓜的光合特性研究. 种培芳,陈年来,张玉鑫. 2011
[20]生态因子对玉米多育性的影响. 张欣,张宝石,赵明,李连禄,王美云,张旭.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