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龄、种内竞争及环境因子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霞霞

作者: 李;李君;吴篆芳;曹坳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茎泽兰;外来入侵植物;种龄;种内竞争;环境因素;萌发

期刊名称: 生态环境学报

ISSN: 1674-5906

年卷期: 2013 年 09 期

页码: 1471-147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Spreng),菊科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植物,是世界性入侵杂草,也是目前危害我国最为严重的外来入侵杂草之一,对我国西南地区农业、畜牧业的良好发展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种子繁殖是紫茎泽兰初始建群,尤其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环境对种子萌发具有决定性作用,对于物种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试验通过室内生测法分析了紫茎泽兰种子保存时间、种内竞争及环境温度、盐分胁迫及水分胁迫等因素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茎泽兰种子寿命较长,存放2.5年的种子萌发率仍可达45.67%;紫茎泽兰种子萌发时种内竞争作用较强,能够显著降低其种子的萌发势和萌发率;紫茎泽兰种子萌发所需的温度范围较宽,在12~30℃温度范围内均可萌发,且随环境温度的升高,种子萌发越快,萌发率越高,高温(30℃/22℃)处理下种子萌发率可达到90.33%;同时发现,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对环境中的盐分浓度十分敏感,0.25%的盐质量分数即可达到种子的致死水平,1%的盐质量分数处理即可使种子完全丧失萌发能力。紫茎泽兰种子较耐水淹环境,浸水处理6 d的种子的萌发率仍高达65.68%。由此表明,紫茎泽兰种子不适应盐碱环境,而适宜于温暖潮湿的自然环境。这为探析紫茎泽兰种子萌发活动生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资料,同时,也为有效、安全的防除紫茎泽兰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类号: S451

  • 相关文献

[1]林下和撂荒地生境紫茎泽兰幼苗的生长特征及其种内竞争形态反应. 桂富荣,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2012

[2]外来入侵植物成灾的机制及防除对策. 徐正浩,王一平. 2004

[3]除草剂对紫茎泽兰防治效果及开花结实的影响. 曹坳程,颜冬冬,李林,刘晓燕,郭章碧,陈耕. 2013

[4]紫茎泽兰低温应答转录因子EaCBF1的克隆及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差异分析. 程红梅,郭建英,万方浩. 2007

[5]紫茎泽兰与本地植物群落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土壤肥力的差异. 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2008

[6]紫茎泽兰和黄顶菊入侵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旱稻生长的影响. 刘万学,万方浩. 2011

[7]紫茎泽兰与不同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差异. 刘棋,蒋智林,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2015

[8]5种植物化感作用对紫茎泽兰种子萌发影响的研究. 曹坳程,李,郭美霞. 2014

[9]外来入侵植物紫茎泽兰对土壤生态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 李会娜,郭建英,刘万学,万方浩. 2010

[10]紫茎泽兰入侵对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及其动态研究. 刘万学,万方浩,李正跃. 2008

[11]影响恶性杂草谷莠种子萌发特性的环境因素研究. 周汉章,薄奎勇,赵宇,侯升林,王新玉,贾海燕,李顺国,吕芃,刘恩魁,宋银芳. 2012

[12]马唐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温广月,钱振官,李涛,沈国辉. 2014

[13]绿色产色链霉菌E-219菌落的形态分化. 梁新乐,朱静,金英燕. 2012

[14]吉他霉素生产菌培养条件优化. 陈积红,刘敬,胡伟,王曙阳,李文建,梁剑平. 2011

[15]柳枝稷与苜蓿混作生长特征及竞争作用研究. 高阳,安雨,王志锋,任伟,徐安凯. 2016

[16]高幼虫密度胁迫对二化螟生长发育的影响. 戴长庚,李鸿波,张昌荣,薛原,倪源,胡阳. 2016

[17]AM真菌与植物种内竞争的互作效应  . 张贵启,王晓娟,孙向伟,沈禹颖,赵银,金樑. 2009

[18]不同密度稗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王宇,黄春艳,郭玉莲,黄元炬,朴德万. 2014

[19]红颈常室茧蜂对绿盲蝽的控制潜能. 陆宴辉,李红梅,张峰,吴孔明. 2012

[20]草地贪夜蛾与甜菜夜蛾种内和种间的竞争行为. 苏湘宁,林晓珠,余小强,李传瑛,郑晓佳,焦家欣,申建梅,陈亚青,彭玉玲,章玉苹,胡黎明.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