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植物 肥料测定方法探讨及展望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孝贡
作者: 闫孝贡;武巍;刘剑钊;郭金瑞;边秀芝;任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植物;肥料;测试方法
期刊名称: 农业与技术
ISSN: 1671-962X
年卷期: 2008 年 05 期
页码: 93-95
摘要: 测定土壤和植物的养分含量是为了研究它们之间的养分供求关系,以建立土壤条件与植物生长间的协调,从而达到充分发挥最大生产潜力的目的。所以把有着密切联系的土壤、植物和肥料作为土壤农业化学的测试对象是完全正确的。本文仅就测定方法作一探讨和展望。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土壤As动态影响下枸杞质量评价及环境风险预测. 肖明,杨文君,孙小凤,吕新. 2014
[2]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田间土壤温湿度及产量的影响. 范士杰,王蒂,张俊莲,白江平,刘文贤,马智黠,彭慧元. 2011
[3]柴达木农田土壤Cd的积累及风险预测. 肖明,杨文君,张泽,吕新,迟德钊. 2014
[4]影响烟草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因子的研究进展. 周清明,王业建. 2006
[5]皖南典型烟区烟叶重金属、氯元素的外源调查. 闫宁,郭东锋,姚忠达,张继光,刘新民. 2014
[6]水生植物堆肥替代部分氮肥提高水稻产量与稻田土壤肥力. 陶玥玥,金梅娟,汤云龙,朱兴连,陆长婴,王海候,施林林,周新伟,沈明星. 2017
[7]不同生物型肥料对烤烟养分积累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程培军,郝浩浩,张翔,李亮,司贤宗,索炎炎,杨立均. 2021
[8]从《齐民要术》等史籍看中国古代的肥料科学及其对后世农业发展的启示. 赵文,刘雁南,王思明,顾鹏. 2020
[9]对比施用生物炭和肥料对土壤有效镉及酶活性的影响. 王秀梅,安毅,秦莉,韩建华,林大松,霍莉莉. 2018
[10]不同类型土壤和肥料对花生品质性状的影响. 张吉民,苗华荣,吴兰荣,许婷婷,李伟芳,张威,崔凤高. 2003
[11]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作物产量与养分平衡特征. 郝小雨,周宝库,马星竹,高中超. 2015
[12]腐植酸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应用与开发建议. 郝保平,郑普山. 2010
[13]机械定位深施超级稻专用肥提高土壤肥力和稻产量. 舒时富,唐湘如,罗锡文,张国忠,黎国喜,段美洋,李艳大,陈立才,廖禺,药林桃,叶春. 2013
[14]氮肥的改性增效将成为重要方向. 赵秉强,林治安,袁亮. 2012
[15]植物营养与人畜健康. 王莹,魏春雁,张国辉,刘笑笑,王巍巍,何志勇. 2014
[16]吉林省中、微量元素肥料应用现状与对策. 任禾,张明义. 2005
[17]滴灌柑桔园肥料撒施对土壤pH值的影响. 彭良志,刘生,淳长品,雷霆,江才伦,曹立. 2005
[18]基于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在东北玉米上的长期综合效应. 侯云鹏,孔丽丽,徐新朋,尹彩侠,张磊,赵胤凯,刘志全,王立春. 2021
[19]加入WTO后福建土肥科技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章明清,彭嘉桂. 2000
[20]蛋白水解物改性脲甲醛缓释肥的结构及氮素释放特征. 曲萍,常志州,赵永富,黄红英.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还田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特征及其节肥潜力的影响
作者:刘熙明;袁静超;梁尧;刘剑钊;任军;高强;冯国忠;蔡红光
关键词:还田方式;还田量;腐解特征;养分释放
-
玉米秸秆源有机物料还田对黑土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
作者:刘婷慧;范围;闫金垚;张畅;张水梅;程松;袁静超;刘剑钊;任军;梁尧;蔡红光
关键词:黑土;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全氮;团聚体
-
基于最小数据集的不同有机物料还田黑土土壤质量评价
作者:王艺霖;梁尧;蔡红光;徐康宁;张水梅;张畅;范围;袁静超;刘剑钊;任军
关键词:黑土;秸秆;畜禽粪肥;土壤质量;土壤质量指数;最小数据集
-
玉米自交系在苗期耐低氮能力的鉴定与筛选
作者:武阳春;高婷婷;侯宗运;杜金洹;代玉仙;任军;靳一男;刘岩峰;徐国良;李穆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苗期;低氮胁迫;指标;筛选
-
吉林黑土区基于玉米高产和环境友好的增效氮肥适宜用量研究
作者:杨建;张之鑫;武巍;宋志锋;钱雪燕;张磊;李海燕
关键词:玉米;黑土区;增效氮肥;氮素利用率;氮素平衡
-
秸秆全量深翻还田条件下玉米钾素吸收特征及钾肥适宜用量研究
作者:程松;王一莹;刘培兴;张水梅;张畅;刘剑钊;梁尧;袁静超;范围;李晓林;蔡红光
关键词:春玉米;秸秆全量还田;子粒产量;钾肥用量;钾素吸收量
-
东北黑土区典型县域农牧系统养分流动特征分析
作者:王一莹;张畅;袁静超;刘剑钊;王乃卉;梁尧;范围;任军;蔡红光
关键词:农牧系统;农业绿色发展;氮磷利用率;NUFER模型;减施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