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耕作深度和轮作模式下上海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严佳瑜

作者: 严佳瑜;张亚萍;宋坤;田志慧;陆俊尧;王依明;吴雪源;达良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耕作深度;轮作模式;土壤种子库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1000-3924

年卷期: 2021 年 001 期

页码: 82-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采用水洗镜检的方法,从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与物种多样性3个方面,研究不同耕作深度(深耕、浅耕)和轮作模式(水稻-绿肥、水稻-休耕、水稻-小麦)下上海稻田杂草土壤种子库的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样品中共检出杂草种子12科30种;2)0—10 cm土层中,浅耕+水稻-绿肥处理杂草土壤种子库密度最大,达12.27×104粒∕m2,浅耕+水稻-休耕处理为8.99×104粒∕m2,两者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深耕的3种轮作模式处理;浅耕+水稻-小麦轮作处理的杂草种子库丰富度最低,仅为6,显著低于其他5种处理;深耕+水稻-小麦处理杂草种子库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为2.07,显著高于浅耕的3种轮作模式。综上,增加耕作深度有利于降低水稻-绿肥和水稻-休耕模式杂草种子库密度,可为上海稻田"三三制"下的杂草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451%S511

  • 相关文献

[1]耕作深度对烤烟根系生长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毛家伟,张翔,徐敏,何雷,李亮,司贤宗,索炎炎,张继帅. 2020

[2]砂姜黑土耕作深度对夏玉米物质积累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赵亚丽,赵亚丽,李娜,穆心愿,程思贤,刘天学,刘卫玲,吴健,杨丽,李潮海. 2021

[3]秸秆还田和耕作深度对稻田耕层土壤的影响. 胡心意,傅庆林,刘琛,丁能飞,林义成. 2018

[4]小麦-玉米周年秸秆还田对玉米害虫及天敌的影响. 李文静,吕亮,杨立军,夏贤格,许敏,万鹏. 2021

[5]探析不同耕作深度对玉米田间土壤水分和生长的影响. 张磊,张洪喜. 2013

[6]不同耕作深度与施肥量对江汉平原稻田土壤紧实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佀国涵,贾平安,徐祥玉,徐大兵,李金华,吴鹏飞. 2019

[7]耕作深度和秸秆还田互作对土壤团聚体组成和烟叶钾、氯含量的影响. 范艺宽,毛家伟,孙大为,张翔,杨立均,李亮,司贤宗,吴俊林. 2018

[8]不同耕作措施对宁南地区土壤物理性质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李荣,鄢慧芳,张龙,苗芳芳,勉有明,侯贤清. 2023

[9]耕作深度对加工专用型花生赣花92-01的抗旱效果研究. 幸胜平,邱才飞,冯健雄,熊慧薇,欧阳玲花,王森. 2010

[10]耕作深度调控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呼吸的影响. 陈曦,张彦军,邹俊亮,李天姿,于媛,李晶. 2024

[11]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与展望. 张文,莫本田,张建利. 2011

[12]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内容和展望. 张园园,伊风艳,王晓娟,赛希雅拉. 2016

[13]塔里木河流域河流湿地土壤种子库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董鹏,姜继元,李铭,陈奇凌,丁新华. 2015

[14]封育和放牧条件下退化荒漠草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孙建华,王彦荣,曾彦军. 2005

[15]黄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数量和动态. 尚占环,龙瑞军,马玉寿,张黎敏,施建军,丁玲玲. 2006

[16]干旱荒漠区土壤种子库研究进展. 杨磊,王彦荣,余进德. 2010

[17]干旱区草地土壤种子库研究综述. 池芳春,李生宝,刘华,王占军. 2007

[18]塔里木河流域植被群落与土壤种子库的关系. 董鹏,姜继元,李铭,陈奇凌,丁新华. 2016

[19]塔里木河上游湿地土壤种子库特征. 董鹏,姜继元,李铭,陈奇凌,丁新华. 2015

[20]塔河下游湿地土壤种子库结构与空间分布特征. 董鹏,姜继元,李铭,丁新华,陈奇凌.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