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DNA的五种改良CTAB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熊发前

作者: 熊发前;刘俊仙;刘菁;贺梁琼;蒋菁;唐秀梅;黄志鹏;吴海宁;钟瑞春;韩柱强;唐荣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DNA;分子标记技术;转座子;单引物扩增反应

期刊名称: 分子植物育种

ISSN: 1672-416X

年卷期: 2019 年 07 期

页码: 2207-22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花生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也是最重要的植物食用油来源之一,但花生分子标记和功能基因组学等分子生物学研究较落后。因此,本研究旨在建立适合自身的花生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为开展花生分子标记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提供帮助。本研究使用了5种改良CTAB法提取花生基因组DNA,所得DNA的纯度和浓度分别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再利用8种分子标记技术的48条单引物和4对转座子保守区扩增引物对提取获得的花生基因组DNA的质量进行扩增验证和应用。结果表明:(1)综合花生基因组DNA的质量检测数据以及花生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座子保守区的扩增验证结果来看,五种改良CTAB法的DNA提取效果表现依次为:方法一>方法五>方法四>方法三>方法二,其中方法一为最佳首选,方法五和方法四的提取效果也好,但是由于其有利用到强腐蚀性的平衡酚,不安全且不环保,所以不推荐;(2)在花生上建立了8种分子标记技术和4类转座子保守区的扩增体系;(3)克隆获得了花生4类转座子保守区序列。本研究为今后开展花生分子标记研究及转座子的克隆鉴定利用提供了帮助。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用于克隆及分子标记分析的甘蔗高质量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熊发前,刘菁,罗丽,丘立杭,刘丽敏,吴建明,刘红坚,刘欣,卢曼曼,何毅波,李松. 2019

[2]利用AhMITE1转座子分子标记鉴定花生F_1代杂种. 王洁,李双铃,王辉,石延茂,任艳,何国浩,袁美. 2012

[3]利用AhMITE1转座子分子标记鉴定栽培花生杂交F_1代种子真伪. 尹亮,任艳,石延茂,李双铃,王辉,袁美. 2015

[4]原位胚拯救技术获得花生属区组间杂种的研究. 祁雪,王传堂,王秀贞,吴琪,孙全喜,王志伟,邵俊飞,唐月异,关淑艳. 2017

[5]花生LTR和MITE转座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刘俊仙,贺梁琼,韩柱强,黄志鹏. 2017

[6]一种快速提取花生DNA的新方法. 李杏瑜,朱方何,洪彦彬,陈小平,李少雄,周桂元,刘海燕,梁炫强. 2011

[7]目标起始密码子多态性(SCoT):一种基于翻译起始位点的目的基因标记新技术. 唐荣华,陈忠良,潘玲华,庄伟建. 2009

[8]分子标记技术在植物新品种DUS测试中的应用探讨. 张建华,王宇,王建军. 2003

[9]提高水稻杂种优势水平的可能途径. . 2000

[10]分子标记技术在连云港小麦赤霉病育种应用展望. 王莉娟,樊宁声,张广旭. 2017

[11]家蚕茧丝相关性状的研究进展. 刘娜,李娟,秦笙,李木旺. 2016

[12]ISSR技术在食用菌研究上的应用. 孟虎,孙国琴,睢韡,石爱霞. 2016

[13]分子标记辅助鉴定小麦抗白粉病品种(系)所含Pm基因. 陶文静,段霞瑜,向齐君,刘大钧,陈佩度. 2000

[14]分子标记技术的优缺点及在猪育种上的应用. 张云鹏,高一,张志彬,刘庆雨,张琪,张树敏. 2021

[15]分子标记技术在入侵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张友军,万方浩. 2007

[16]分子标记技术在茄子种质资源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廖秋石,雷刚,陈学军,袁欣捷,黄月琴,周坤华,方荣. 2020

[17]稻瘟病菌群体遗传结构的研究进展. 臧威,李柱刚,孙剑秋,严善春. 2007

[18]分子标记技术在斑潜蝇中的应用进展. 雷仲仁,董保信,任宝珍,卢增全. 2011

[19]分子标记技术在咖啡育种上的应用(英文). 李国鹏,何红艳,黄家雄,罗心平,李贵平,杨仕贵,李树维,黄健,郭容琦. 2008

[20]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植物营养性状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曹卫东,金继运.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