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核盘菌对大豆寄主的破坏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军政

作者: 张军政;杨谦;魏丹;杨雷;张喜林;陈雪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核盘菌;破坏性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8 年 27 卷 04 期

页码: 89-9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豆菌核病已成为我国大豆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而且对大豆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愈来愈大。为揭示不同大豆品种受到核盘菌侵染后植株形态,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变化,收集黑土区不同地点核盘菌菌核进行分离,观察病原菌对大豆寄主形态学危害性,分析其对寄主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地区菌核分离物其形态特征是不同的;病原菌首先侵染大豆子叶产生白色菌丝,进而侵染大豆叶片、茎秆、荚,最终在茎秆内、荚中形成菌核。大豆寄主受到核盘菌病原侵染后,百粒重下降9.9%~20.8%,脂肪、蛋白质含量分别下降0.95%~1.81%和0.17%~1.12%,氨基酸总量下降0.59%~4.98%。3个大豆品种中17种氨基酸含量变化是垦鉴4号氨基酸均有下降趋势;哈97-124品系只有一种氨基酸含量没有下降(组氨酸);黑农35则有5种氨基酸(组氨酸、赖氨酸、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含量没有下降。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核盘菌对大豆致病力差异与抗氧化酶系统酶活性的关系. 李易初,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孟庆林. 2021

[2]转盾壳霉Cmoxdc1基因增强大豆对菌核病抗性的研究. 杨静,赵倩倩,牛陆,张原宇,王义生,李海云,邢国杰,杨向东. 2020

[3]实验室自繁大豆菌核萌发影响因素研究. 李易初,孟庆林,石凤梅,马立功,刘佳,苏保华,于良斌. 2024

[4]黑龙江省大豆菌核病菌生长特性及菌丝体亲和型测定. 张吉清,张学雷,肖炎农,王晓鸣,朱振东. 2013

[5]武夷菌素防治大豆菌核病的作用机制. 杨淼泠,谢家贝,鲁妍璇,施李鸣,张克诚,葛蓓孛. 2022

[6]大豆品种Maple Arrow耐菌核病生化机制. 吕春梅,赵月,赵雪,王强,孟宪新,魏淑红,韩英鹏,李文滨,张俊华. 2014

[7]大豆菌核病研究进展. 杨淼泠,张维,韦秋合,施李鸣,国圆,张克诚,葛蓓孛. 2021

[8]油菜cDNA表达文库构建及核盘菌致病因子互作蛋白的筛选和鉴定. 王心宇,杨恩东,戚存扣,陈松,张洁夫,杨清. 2008

[9]盾壳霉在贵州首次收集及研究初报. 张宁洁,胡雅娣. 2013

[10]枯草芽孢杆菌K12发酵液对核盘菌的抑菌活性. 杨敬辉,朱桂梅,潘以楼. 2006

[11]与油菜菌核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有关的木霉及其生物防治潜在能力(英文). 牛应泽,王迎春,马炳田. 2001

[12]花椰菜BoPGIP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水平分析. 赵风治,王雪莹,王欣蕾,马昕玮,江汉民,陈成彬. 2016

[13]交替氧化酶可增强核盘菌对多菌灵的敏感性. 梁五生,徐婷,姚飞,李永红,王政逸. 2016

[14]核盘菌弱毒现象及其生防潜能的研究进展. 聂峰杰,黄丽丽,康振生. 2013

[15]拮抗核盘菌Bt菌株的筛选及抑菌活性研究. 王美玲,耿丽丽,段江燕,张杰. 2017

[16]相同立地条件下向日葵核盘菌、小核盘菌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的比较. 贾瑞芳,张键,李敏,孟庆林,周洪友,赵君. 2017

[17]核盘菌对观赏向日葵防卫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郑海霞,王丽,李慧敏,李红,武海峰,张正坤. 2021

[18]核盘菌菌丝内POD和SOD活性与其对大豆致病力关系初探. 李易初,石凤梅,马立功,刘佳,孟庆林. 2021

[19]啶酰菌胺对向日葵核盘菌生物活性的影响. 张海洋,李海燕,孟庆林,何超群,潘文瀚,徐晶宇. 2021

[20]人工microRNAs干扰At3A06基因增强了拟南芥对菌核病的敏感性. 黄军艳,许李明,张学江,刘胜毅.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