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邸苏闯
作者: 邸苏闯;游松财;刘喆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量平衡模型;土壤水;黄土高原;GIS
期刊名称: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ISSN: 1007-2284
年卷期: 2012 年 05 期
页码: 11-14+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应用修正后Vrsmarty水量平衡模型对黄土高原地区2001-2010年间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进行模拟。该模型综合考虑了土壤质地、植被类型、蒸发、降水等因素。模拟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地区平均土壤水含量年内呈"正弦"曲线的变化规律,6月份土壤水含量最低为36.9mm,随着雨季到来,10月达到最高为74.3mm,而后逐渐降低。土壤水变化趋势可分为西北和东南两个区。西北区降雨量少,蒸散量大,全年土壤水含量很低,为1~40mm;东南区受降雨和蒸散周期性的变化的影响,土壤水变化周期性明显,秋末最高达200~240mm,夏初最低为60~100mm。全区的年平均降水为435.8mm,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全区年平均参考作物蒸散量为1 072.7mm,呈现出西北和东南偏高,东北和西南偏低的趋势。
分类号: S152.7
- 相关文献
[1]黄土高原地区1961--2000年间土壤水分变化模拟与分析. 游松财,邸苏闯. 2010
[2]黄土高原地区1961—2000年间土壤水分变化模拟与分析. 游松财,邸苏闯. 2010
[3]基于GIS的尺度推绎理论与方法研究——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例. 何英彬,陈佑启. 2004
[4]基于GIS的尺度推绎理论与方法研究——以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例. 何英彬,陈佑启. 2004
[5]低丘红壤区农林间作系统水分利用竞争性评价. 赵英,张斌. 2012
[6]保护耕作制中土壤蓄水量有降水贮存效离的研究. D.L.Tanaka,R.L.Anderson,舒乔生. 1999
[7]黔西北石漠化桑园土壤水稳定同位素的时空变化特征. 邢丹,肖玖军,王晓红,张芳,韩世玉,罗朝斌,梁彦平. 2017
[8]小麦玉米秸秆掺土还田量对土壤水分运动特性的影响. 仵峰,张凯,宰松梅,王华震,赵璨. 2015
[9]松嫩平原玉米带土壤水分利用率研究. 石元亮,许翠华,王立春,曾路生. 2003
[10]定西地区夏秋粮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章友生,聂伟. 1993
[11]滇池流域西芹保护地氮流失分析. 胡万里,孔令明,段宗颜,卢昌艾,夏体渊. 2006
[12]灌溉方法与施氮对土壤水分、硝态氮和小麦生长发育的调控效应. 党建友,裴雪霞,张定一,张晶,王姣爱,程麦凤. 2019
[13]红壤农林间作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文化一,康珉. 1990
[14]轮耕对双季稻田土壤结构及水贮量的影响. 张海林,徐尚起,崔思远,汤文光,陈阜. 2010
[15]砾石对土壤水分入渗(扩散)的影响研究. 李燕,刘吉振,魏朝富,龚久平,洪云菊,易志坚,高静. 2011
[16]黄土高原地区苹果乔砧郁闭园改造技术规程. 李丙智,张满让,王春良,查养良,李新建. 2012
[17]黄土高原围封与自然放牧草地碳交换特征. 沈晓坤,刘明惠,张燕堃,张徐,傅华. 2014
[18]黄土高原半湿润区苜蓿草地土壤干层形成及氮素消耗研究. 万素梅,贾志宽,王勇,韩清芳. 2008
[19]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马治国,郑大玮,段玉,妥德宝,陈正新. 2004
[20]优良地被植物-唐古特获的生态特性及栽培. 尹卫.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1981-2015年东北地区寒潮事件变化特征
作者:王晓伟;李晓玉;史雯琪;谷佳桐;赵海根;孙琛;游松财
关键词:东北地区;寒潮事件;年尺度;月尺度;特征
-
东北漫川漫岗区极端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作者:李晓玉;王晓伟;谷佳桐;赵海根;孙琛;游松财
关键词:极端降水指数;Mann-Kendall检验;R/S分析;东北漫川漫岗区
-
黄淮海地区玉米生育期制图研究
作者:王晓伟;李晓玉;史雯琪;赵海根;孙琛;游松财
关键词:黄淮海地区;玉米;生育期;空间分布;制图;灾害预警
-
东北地区干旱特征与春玉米生长季干旱主导气象因子
作者:李崇瑞;游松财;武永峰
关键词:作物;干旱;气象;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东北地区;春玉米生长季
-
1986~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
作者:何学敏;刘笑;殷红;游松财
关键词: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干旱;洪涝;风雹;灾害变异系数;灾情等级
-
改进作物水分亏缺指数用于东北地区春玉米干旱灾变监测
作者:李崇瑞;游松财;武永峰;王一昊
关键词:作物;水分;干旱;东北地区;春玉米;作物水分亏缺指数
-
1986~2015年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特征
作者:何学敏;刘笑;殷红;游松财
关键词:东北地区;低温冷害;干旱;洪涝;风雹;灾害变异系数;灾情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