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型油菜抗除草剂恢复系18Z363苯磺隆抗性剂量筛选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超

作者: 张超;代文东;王军;唐容;黄莎;杨克相;饶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苯磺隆;除草剂;恢复系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9 年 09 期

页码: 1081-108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苗期叶绿素含量、存活率及成熟期农艺性状的影响,为波里马细胞质不育(polima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pol CMS)恢复系18Z363筛选安全、有效、经济的苯磺隆除草剂施用量提供依据。【方法】以pol CMS恢复系18Z363、M342、2350C及杂交种LDX95-58A×18Z363为试验材料,盆栽种植于4-6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苯磺隆,7 d后采用SPAD-502叶绿素测定仪测量叶片的叶绿素含量,14 d后调查存活率;大田种植4-6叶期喷施不同剂量的苯磺隆,于成熟期考察主要农艺性状。【结果】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随苯磺隆施用剂量的增加而下降,在18.0 g·hm-2及以上剂量处理下,不抗除草剂材料2350C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显著下降到较低水平,而抗除草剂材料18Z363、M342及杂交种LDX95-58A×18Z363的SPAD值仍保持较高水平;18.0 g·hm-2处理下不抗除草剂材料2350C存活率为0,而18Z363、M342及杂交种LDX95-58A×18Z363存活率在88.9%以上;高于18.0 g·hm-2剂量的苯磺隆处理对18Z363、M342及杂交种LDX95-58A×18Z363成熟期的主要农艺性状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结论】pol CMS恢复系18Z363及配制的"三系"杂交种的最适苯磺隆施用剂量为18.0 g·hm-2。

分类号: S565.4

  • 相关文献

[1]玉米骨干自交系对除草剂苯磺隆和甲咪唑烟酸的敏感性差异. 刘才,王作平,杨梦婷,张中保,邹华文,吴忠义. 2019

[2]2甲·溴苯腈和苯磺隆混用对燕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效. 王丽玮,段婧,东保柱,王莉花,周洪友,张笑宇. 2021

[3]小麦田麦家公对苯磺隆的抗性机理. 白霜,吴小虎,吴翠霞,刘伟堂,王金信. 2019

[4]50%苯磺隆·异丙隆可湿性粉剂在冬小麦田的除草效果研究. 李秉华,王贵启,苏立军. 2005

[5]30%苄嘧·苯磺隆WP对春小麦田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评价. 魏有海. 2012

[6]20%氯吡·苯磺隆可湿性粉剂对春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魏有海. 2012

[7]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甘蓝型油菜抗磺酰脲类除草剂恢复系. 张超,胡茂龙,代文东,王军,唐容,黄莎,杨克相,饶勇. 2019

[8]利用苯磺隆定向转育甘蓝型油菜抗除草剂恢复系18Z82. 张超,代文东,王军,肖华贵,唐容,黄莎,杨克相,饶勇. 2019

[9]苯磺隆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研究. 陈卫江,王建喜. 2013

[10]苯磺隆在成都地区诱导甘蓝型油菜雄性不育效果研究. 胡海兵,蒲晓斌,李浩杰,张锦芳,蒋俊,郑本川,牛应泽,蒋梁材. 2015

[11]苯磺隆诱导油菜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吴新杰,荣松柏,江莹芬,费维新,初明光,李强生,梅新全,陈凤祥. 2020

[12]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恢复系5735R的选育. 李敏,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 2009

[13]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优良恢复系6958 R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 2011

[14]甘蓝型油菜显性雄性核不育材料三系选育. 王华,赵继献,候国佐,张瑞茂. 1993

[15]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16]甘蓝型油菜三隐性核不育材料L7AB及临保系的选育. 秦信容,杜才富. 2006

[17]甘蓝型优质高产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50恢复系6215R的选育. 陈大伦,张瑞茂,李敏,汤晓华. 2009

[18]早熟甘蓝型油菜恢复系YD 1021 R的选育. 汤勇,罗遵喜,杜才富,秦信蓉,张星星,喻时周. 2014

[19]甘蓝型黄籽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九号恢复系5862R的选育. 张瑞茂,侯国佐. 2002

[20]甘蓝型油菜双低萝卜质不育恢复系快速改良技术研究. 文雁成,张书芬,王建平,朱家成,何俊平,蔡东芳,曹金华,赵磊,王东国.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