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寒型甘薯新品种辽寒薯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家荃
作者: 潘家荃;侯宇;于涛;刘思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新品种;辽寒薯3号;选育;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辽宁农业科学
ISSN: 1002-1728
年卷期: 2024 年 003 期
页码: 82-85
摘要: 辽寒薯3号是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辽薯33为母本,龙薯9号为父本,进行定向组配,杂交后获得实生种子.通过对实生苗的筛选获得目标株系,目标株系在初级鉴定圃、高级鉴定圃品比试验中综合表现良好,2021~2022年参加辽宁省甘薯新品系联合鉴定区域试验和多点生产力试验产量表现稳定,食味佳.2023年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具有广适性、稳产性、高耐寒性等特点,适合在辽宁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分类号: S531.04
- 相关文献
[1]甘薯新品种徐吉薯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凤,刘峰,李闯,凤桐,王洋,张海. 2016
[2]耐寒型甘薯新品种辽寒薯1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潘家荃,周桦楠,于涛,万博. 2023
[3]优质多抗系列甘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杨新笋,杨园园,王连军,雷剑,苏文瑾,柴沙沙,王睛芳,朱伯华,杨新华,宋峥,刘意,杨汉,黄钺,王萍,罗红梅. 2019
[4]高胡萝卜素甘薯新品种徐渝薯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李强,张允刚,后猛,唐维,闫会,马代夫,刘亚菊. 2016
[5]新型蔬菜-叶用甘薯. 马飞. 2004
[6]甘薯新品种辽薯15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孟令文,崔亮,周桦楠. 2019
[7]甘薯主要优良品种介绍. 卜德强. 2001
[8]优良甘薯新品种(系)介绍. 王庆美. 2000
[9]甘薯新品种赣薯8号. 兰孟焦,肖满秋,潘皓,卢凌志,侯隆英,葛瑞华,吴问胜. 2024
[10]国鉴淀粉型甘薯新品种洛薯10号的综合表现及选育技术. 王自力,刘忠玲,秦家范,杨国红,张正伟. 2012
[11]苏棉22芽黄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蔡立旺,潘群斌,施庆华,王为,潘宗瑾,陈建平. 2010
[12]紫心甘薯新品种黔薯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宋吉轩,李云,雷尊国,李丽. 2013
[13]高产夏大豆新品种徐豆1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张祖明. 2008
[14]越冬甘蓝新品种瑞甘21的选育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秦文斌,戴忠良,孙春青,潘永飞,肖燕. 2014
[15]超级稻新品种淮稻1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袁彩勇,袁生堂,王健,孔宪旺. 2011
[16]高梁新杂交种赤杂29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成慧娟,马尚耀,严福忠,王立新,葛占宇,王岩. 2011
[17]大豆新品种徐豆16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 2011
[18]优良粒用高梁杂交种辽杂13号. 林凤,杨立国,石太渊,张宝金,苗青,翟强. 2004
[19]特早熟抗病棉花品种辽棉30选育及栽培技术. 王巍,赵志强,高艳平,吴晓东,王子胜. 2018
[20]国审夏大豆徐豆20的选育. 王幸,王宗标,徐泽俊,齐玉军,王晓军,孙东雷.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线粒体COⅠ和Cytb基因探讨北鲍南养对皱纹盘鲍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作者:吴宙;周丽青;迟长凤;吴彪;孙秀俊;刘志鸿;赵丹;于涛;郑言鑫
关键词:皱纹盘鲍;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基因;细胞色素b基因;遗传多样性;遗传结构
-
近江牡蛎单体苗种繁育技术
作者:徐帅;任利群;赵春暖;吴玉萍;韩海英;吴彪;于涛
关键词:
-
膨腹海马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研究
作者:赵春暖;王晓梅;于涛;单秀娟;任利群;郑言鑫;李波;李致远;王喜文;陈洋
关键词:膨腹海马;形态性状;体质量;通径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
-
长牡蛎Wnt5b基因的鉴定及在黑色素生成中的作用
作者:霍春草;杨文豪;蔡帅;于涛;刘晨;张海坤;韩怡静;张国光;刘雅琼;王晓通
关键词:长牡蛎;Wnt5b;黑色素;酪氨酸酶基因
-
陇中旱作区胡麻膜侧宽幅匀播技术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作者:彭莉洁;马彦;许德蓉;刘广才;顿小明;于涛;李松
关键词:胡麻;膜侧宽幅匀播;土壤水分效应;土壤温度效应;陇中旱作区
-
间作对高粱光合特征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作者:刘思彤;张东娟;许锦;裴大顺;王佳旭;韩博;董建新;李亚军;滕达
关键词:高粱;间作;产量;光能利用;干物质
-
长岛海带养殖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作者:刘凯;徐帅;孙静杰;王学现;于涛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