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南小麦红吸浆虫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井玉波

作者: 井玉波;任东植;刘广瑞;郭贵明;李青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红吸浆虫;发生规律;山西省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0 年 5 卷 02 期

页码: 111-116

摘要: 小麦红吸浆虫在土内有4种虫态,其分布以中层(7~13厘米)最多,下层(13~20厘米)次之,上层(0~7厘米)最少,20~38厘米仍有虫口分布.幼虫以上层为最多,中层次之、下层最少;圆茧以中,下层最多,上层很少;长茧及蛹以上层为最多,中、下层较少.成虫发生迟早及持续时间长短的关键因素是3~5月的降雨量,其中以4月下旬降雨最为重要.4月下旬降雨多,则成虫发生早,持续时间长,成虫发生盛期与小麦抽穗期相吻合的机会多,小麦受害重.在小麦抽穗前施一次长效农药封闭地面,可杀死不断上升地面的幼虫和蛹,阻止成虫羽化.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山西省辣椒疮痂病病原鉴定、发生规律和防效研究. 赵廷昌,孙福在,牛玉山,李文斌. 2002

[2]山西省近年审定小麦品种的综合性状分析.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张立生,朱玫. 2018

[3]山西省近二十年审定小麦品种的农艺和品质性状变化. 马小飞,李竹梅,王敏,曹勇,李晓丽,姜兰芳,郝建宇,张定一,姬虎太. 2020

[4]山西省58个小麦品种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刘若楠,姬虎太,王敏,马小飞,李晓丽,那冬晨. 2020

[5]山西省小麦区域试验品种品质和锈病抗性分析. 温辉芹,程天灵,裴自友,李雪,王宏兵,张立生. 2020

[6]小麦生产的生态定位及发展策略. 卫云宗,刘新月,张久刚,张定一. 2003

[7]2010-2019年山西省小麦播种面积和产量时空格局变化. 范宇琛,陈朝阳,金永贵,华道武,原亚琦,原亚超. 2022

[8]山西省小麦生态区划研究. 张立生,温辉芹,程天灵,李生海,贾雍恕. 2010

[9]山西省小麦、玉米养分资源管理现状及其养分平衡研究. 杨博,陈明昌,杨治平,张建杰,张强. 2008

[10]山西省小麦生产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分析. 杨丽雯,张永清,张定一,王大勇,乔莎莎. 2010

[11]山西省水地小麦公顷产7500kg的策略及栽培技术探讨. 阎翠萍. 2002

[12]山西省小麦条锈病流行趋势预测模型研究. 范绍强,谢咸升,李峰,尹青云,郑王义. 2007

[13]山西省小麦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分析. 刘新月,姚先玲,裴磊,董双全,卫云宗. 2012

[14]山西省小麦主要栽培品种(系)的品质现状. 张定一,姬虎太,张惠叶,侯流沙,姚先伶,李竹梅. 2000

[15]山西省小麦生态布局研究. 温辉芹,张立生,李生海,程天灵. 2006

[16]淮安地区小麦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陈香华,汪立新,熊战之,付佑胜,赵桂东,李茹,郭小山,刘伟中,周长勇,王宏宝. 2011

[17]林农间作对小麦、水稻主要病虫发生与分布情况的影响. 夏礼如,王永霞,于海艳,李小艳,王春梅. 2009

[18]不同施肥方式对小麦纹枯病发生规律的影响. 陈荣振,井长勤,冯国华,刘东涛,张会云. 2003

[19]江苏徐淮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规律及协同防控技术. 陈香华,蒋守华,熊战之,李茹,付佑胜,周长勇,汪立新,段亚冰,周明国,赵桂东. 2017

[20]不同耕作模式下麦田杂草发生规律. 冒宇翔,沈俊明,王晓琳,李贵.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