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速效氮水平对大豆氮素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夏玄

作者: 夏玄;万涛;龚振平;马春梅;郭晓双;姚玉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豆;土壤速效氮;氮素积累;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4 年 01 期

页码: 94-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土壤速效氮水平是土壤供氮能力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大豆植株的氮素积累和产量形成。以黑农40大豆品种为材料,采用框栽和分期追氮的方法,研究了土壤速效氮水平对大豆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速效氮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大豆植株叶、茎部氮素含量,以苗期最为显著;而且明显促进大豆植株前期的氮素积累,对后期影响不明显;完熟期(R8)随着土壤速效氮水平的增加,叶、茎部氮素分配比例提高,荚果的氮素分配比例下降,根部变化不明显;供试的四个土壤速效氮水平,其大豆产量顺序是:N15(125.65±7.67mg/kg)>N5(39.03±2.64mg/kg)>N10(75.08±5.14mg/kg)>N0(16.89±2.22mg/kg),N15、N10、N5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N0处理,说明土壤速效氮在较低水平(16.89±2.22mg/kg)时,提高土壤速效氮水平具有增产作用。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施氮水平对大豆氮素积累与产量影响的研究. 邸伟,金喜军,马春梅,龚振平,董守坤,张磊. 2010

[2]施氮量对低肥力棉田土壤氮素及棉花养分吸收利用影响. 秦宇坤,李鹏程,郑苍松,孙淼,刘帅,董合林,徐文修. 2019

[3]施用不同种类尿素对大豆氮素积累及氮素利用率的研究. 谷思玉,刘爽,孙佳玥,刘昌盛,汪睿. 2013

[4]不同施肥深度对直播水稻氮素积累与转移的影响. 唐湘如,赵烈,田华,莫钊文,段美洋,潘圣刚. 2016

[5]覆膜对长江中游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速效氮素的影响. 葛均筑,徐莹,袁国印,田少阳,李淑娅,杨晓妮,曹凑贵,展茗,赵明. 2016

[6]施氮对不同氮效率类型玉米自交系产量、干物质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常晓,常晓,王小博,吴嫚,杨兆生,李健. 2021

[7]不同耐低氮玉米品种根系构型与氮素利用对氮肥的响应. 李向岭,纪朋涛,周宝元,张磊,尹宝重,张月辰. 2019

[8]行/株距比对早晚稻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成春,林洪鑫,袁展汽,肖运萍,刘仁根. 2014

[9]不同比例分层施氮对花生氮素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常维,王建国,李子正,彭振英,郭峰,高文伟,张佳蕾,万书波. 2024

[10]覆膜对长江中游春玉米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速效氮素的影响. 葛均筑,徐莹,袁国印,田少阳,李淑娅,杨晓妮,曹凑贵,展茗,赵明. 2015

[11]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氮肥施用比较(英文). 李银水,余常兵,谢立华,胡小加,秦璐,廖祥生,廖星. 2015

[12]化肥减施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和块茎氮素积累的影响. 李成晨,索海翠,罗焕明,安康,刘计涛,王丽,单建伟,杨少海,李小波. 2021

[13]钼肥拌种量对旱薄地花生发育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张俊,郝西,刘娟,臧秀旺,张曼,汤丰收,董文召. 2021

[14]生育后期干旱胁迫与施氮量对花生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张智猛,戴良香,慈敦伟,张冠初,田家明,秦斐斐,徐扬,丁红. 2019

[15]不同耕作方式下缓释肥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周宝元,王新兵,王志敏,马玮,赵明. 2016

[16]杂交油菜与常规油菜氮肥施用比较(英文). 李银水,余常兵,谢立华,胡小加,秦璐,廖祥生,廖星. 2015

[17]钙与氮肥互作对花生干物质和氮素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王建国,张佳蕾,郭峰,唐朝辉,杨莎,彭振英,孟静静,崔利,李新国,万书波. 2021

[18]秸秆还田下寒地水稻实现高产高氮肥利用率的氮肥运筹模式. 孔丽丽,侯云鹏,尹彩侠,李前,张磊,赵胤凯,徐新朋. 2021

[19]不同施氮量对荸荠生长、产量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高美萍,陶运荣,蒋慧萍,胡一凤,林志城,方彦蓉,欧阳秀,江文. 2024

[20]杂交粳稻新品种9优30超高产形成机制. 周群,杨波,周振玲,迟铭,孙志广,邢运高,王德荣,李景芳,李健,刘艳,徐大勇.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