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复合藏药对西藏牦牛源大肠杆菌抗菌活性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燕娟

作者: 赵燕娟;王刚;参木友;索朗斯珠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藏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抑菌;药敏试验

期刊名称: 中国兽医杂志

ISSN: 0529-6005

年卷期: 2019 年 02 期

页码: 108-11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解石榴健胃丸、仁青芒觉、十五味黑药丸、仁青常觉等5种复合藏药对西藏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抑菌情况。利用药敏试验的研究方法,对近几年来实验室分离保存的14株西藏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检测的研究。结果表明:14株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对仁青芒觉表现为中度敏感;对石榴健胃丸、十五味黑药丸、仁青二十五味马宝丸、仁青常觉均表现为耐药;14株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敏感。通过动物试验表明,只接种牦牛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没有注射仁青芒觉的分离菌株均能引起大多数小鼠死亡,均具有高致病性,致死率达到95%,而注射了仁青芒觉复合藏药的试验组,死亡情况明显降低。结论提示:5种复合藏药中仁青芒觉对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目前对于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治疗没有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在耐药性泛滥的形势下,大肠杆菌病的治疗方面除了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复合藏药也是一个良好的选择。

分类号: S858.23

  • 相关文献

[1]罗非鱼源无乳链球菌肠道拮抗芽孢杆菌的筛选及其生物学特性. 高艳侠,张德锋,可小丽,刘志刚,衣萌萌,王淼,韩雪晴,卢迈新. 2019

[2]可视化-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 夏学峰,张碧成,王警,张红印,张雪寒. 2020

[3]1株宽噬菌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噬菌体的分离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孙利厂,周艳,张莉莉,庞茂达,何涛,包红朵,张辉,何灵尘,王冉. 2018

[4]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抗原基因及毒力基因多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夏灿,蒋蔚,刘迎春,陈永军,龙梦瑶,薛俊欣,王权,孙卫东. 2016

[5]黑龙江省猪场潜在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其遗传相关性分析. 孙奇,姜成刚. 2017

[6]肠出血性大肠杆菌Ⅱ型志贺毒素的原核表达和活性研究. 张勇,董靖,刘水,邓旭明,杨振国. 2015

[7]霍乱弧菌及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刘彦晶,吴大成,孟福强,袁洁,孙洋,冯书章. 2012

[8]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rfbE与fliC基因的表达及鉴定. 潘群兴,王永山,刘洁,夏兴霞,何孔旺,张雪寒. 2009

[9]饲料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陈玲,王少辉,任建鸾,诸葛祥凯,汤芳,戴建君. 2016

[10]一组藏药抗疲劳方剂筛选及其功效研究. 陈彬,李争光,马超. 2018

[11]藏药防治痛风的研究进展. 普布多吉,孟胜亚,次仁旺姆,周雨,陈锋,王凤忠. 2019

[12]移栽措施对工布乌头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刘淑艳,张宇阳,张永锋,关法春,权红,王军峰. 2017

[13]藏药瑞香狼毒的研究进展. 李亚伟,庄丽,席溢,干珠扎布,高清竹,郭红保,江村旺扎,崔箭,庞宗然,阿里穆斯. 2012

[14]诃子、矮紫堇、甘青乌头提取物对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 王丹阳,张康,王旭荣,王海瑞,王磊,张凯,张景艳,李建喜,王学智. 2018

[15]藏药船型乌头中的生物碱成分(英文). 黄圣卓,曹金鑫,蒋思萍,朱华结. 2011

[16]3种藏药复方抗ORFV作用研究. 姚海潮,鲁志平,梁剑平,色珠,曾江勇,拉巴次旦,夏晨阳. 2011

[17]大钟花酮类化学成分研究. 孙会,孙卿,刘超,孙金月. 2016

[18]基于代谢组策略的液相色谱- 四极杆- 飞行时间质谱分析藏药成分. 曹晓林,谢冰洁,张艳欣,佘永新,李腾飞,刘广洋,王静,王珊珊,于海龙,金芬,金茂俊,邵华,郑鹭飞. 2016

[19]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藏药材中镉的研究. 李宝海,余耀斌,邱城,史一一,杨永利. 2009

[20]藏药研究概况. 曹明泽,孔小军,王磊,张景燕,王旭荣,秦哲,孟嘉仁,李建喜,王学智.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