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A诱导茶树抗叶蝉取食效应的DC-EPG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苗进

作者: 苗进;韩宝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可视直流刺探电位技术;水杨酸甲酯;假眼小绿叶蝉;茶苗;诱导抗性

期刊名称: 植物保护学报

ISSN: 0577-7518

年卷期: 2008 年 35 卷 02 期

页码: 143-14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用可视直流刺探电位技术(DC-EPG)记录试虫在3h内呈现的各种EPG波型。共明确7种波型,根据这些波型确定15个描述叶蝉取食行为的EPG参数,以评判茶树抗叶蝉取食特性。与未诱导茶苗(CK)上叶蝉刺吸行为相比,在0.2、0.4和0.8mmol/LMeSA诱导24h的茶苗上,总刺探次数增加,即n(ck)=8.30±1.13,n(0.2)=13.25±3.95,n(0.4)=15.01±2.68,n(0.8)=34.50±7.56;非取食刺探时间明显延长,即NP(ck)=110.97±5.2min,NP(0.2)=128.39±6.76min,NP(0.4)=148.35±6.14min,NP(0.8)=131.94±10.75min;韧皮部取食时间显著减少,即E(ck)=52.90±2.22min,E(0.2)=9.08±2.6min,E(0.4)=8.87±1.44min,E(0.8)=15.89±2.21min。3个MeSA处理剂量相比较,0.4mmol/L的诱导效应最明显。24h与48h诱导时间相比,24h的效应较显著。茶树被诱导之后,对叶蝉的取食适合度明显下降,表明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抗性。

分类号: S435.711

  • 相关文献

[1]喷施叶面肥对茶树扦插穴盘苗生长的影响. 张粤湘,胡世武,向芬,康彦凯,黄飞毅,段继华,刘红艳,包小村. 2016

[2]水杨酸甲酯防控麦蚜的田间应用探讨. 许静杨,徐维红,冯友仁,Velemir Ninkovic,刘佰明. 2021

[3]茶梢水杨酸甲酯和反-2-己烯醛的诱导释放及其诱集天敌的效应. 韩宝瑜,周鹏,章金明. 2006

[4]柑橘SAR及其信号转导基因CsSABP2在黄龙病菌侵染中的响应特征. 赵珂,郑林,杜美霞,龙俊宏,何永睿,陈善春,邹修平. 2021

[5]四川地区茶苗高效扦插繁育技术. 李兰英,罗凡,龚雪蛟,尧渝,刘东娜,胥亚琼,汪闵. 2023

[6]冬季增温和延长光照对茶苗生长的影响. 栾征,曹前进,成浩,周健,常杰. 2007

[7]大搞短穗扦插;快速发展新茶園. 吳胜义,陈文怀. 1960

[8]土壤酸度及铝胁迫对接种AMF茶苗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胡方洁,翟秀明,邓敏,杨海滨,盛忠雷. 2022

[9]温湿度变化对茶苗芽萌发基因表达的影响. 韦康,王丽鸳,成浩,龚武云,吴立赟. 2013

[10]‘黔茶1号’鲜叶挥发性组分及其相对含量差异分析. 马驰宇,方仕茂,姚键梅,刘惠芳,刘垚果,雷志伟,杨文,陈瑶. 2023

[11]绿盲蝽取食对茶树营养物质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杨春,孟泽洪,李帅,沈强,张小琴,陈正武. 2023

[12]间作与MeSA释放对麦长管蚜及其优势天敌的生态效应. 刘英杰,李佩玲,林芳静,陈巨莲,刘勇. 2012

[13]第二讲有机茶园建设. 柳荣祥,邬志祥. 2000

[14]套种广金钱草对幼龄茶园的影响. 徐石兰,邱瑞瑾,陈永斌,陈颖慧,刘灼梧,吴健华,于翠平,江智艺,黄海连,廖珍承,谢晓玲,黄英晴,蒲琦. 2023

[15]不同插穗扦插出辅茶苗质量差异的研究. 李传忠. 2006

[16]水杨酸和水杨酸甲酯在植物抗虫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苗进,李国平,韩宝瑜. 2007

[17]叶蝉为害对茶树水杨酸甲酯的诱导和该酯对茶园8种天敌的引诱效应. 韩宝瑜,章金明,秦华光,周鹏. 2006

[18]外源水杨酸甲酯对高温胁迫下茶树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的影响. 魏吉鹏,李鑫,王朝阳,李洋,张兰,沈晨,颜鹏,张丽平,韩文炎. 2018

[19]有机茶园的建立和管理. 虞富莲. 2010

[20]跗线螨为害致茶树新梢挥发物组成的改变. 徐泽,韩宝瑜,邓敏,周孝贵,邬秀宏,谢堃.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