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砂西瓜不同栽培模式对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松
作者: 郭松;刘声锋;于蓉;田梅;董瑞;王志强;杨万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栽培模式;干旱;补水;压砂西瓜;产量;农艺性状
期刊名称: 农学学报
ISSN: 2095-4050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68-71
摘要: 为解决压砂西瓜不合理补水带来的资源和生态问题,以‘W03-15×W08-15’和‘金城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栽培方式进行随机区组试验,对不同栽培模式下压砂西瓜产量及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滴灌覆膜栽培(FD)模式下压砂西瓜产量最高,干物质积累、茎粗、叶面积指数和含糖量显著高于其他3种模式,且4种栽培模式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对干旱缺水的宁夏中卫市香山地区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分类号: S651
- 相关文献
[1]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O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2]不同栽培模式对水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张玉烛,张岳平,曾翔,刘洋,谢小立,屠乃美. 2009
[3]大兴安岭南麓不同栽培模式对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 廉博,王雪娇,苏二虎,赵晓宇,李金龙,陈广平,贾利敏,李强. 2021
[4]不同密度和栽培方式对大豆品种黑河50产量及相关农艺性状的影响. 谭娟,吕晓丽,蔡鑫鑫,王舒. 2013
[5]缺素对压砂西瓜产量、品质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李宪明,罗昀,赵天成. 2012
[6]有机营养液体肥料对压砂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王芳,赵天成,李友宏,陈晨. 2010
[7]“干旱、半干旱”区高粱栽培模式的研究. 曹昌林,宋旭东,董良利,吕慧卿,郝志萍. 2009
[8]补充灌溉对半干旱区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朝巍,董博,郭天文,张东伟,张国宏,陈光荣. 2011
[9]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模式下不同蒙字号大豆的品种筛选. 吴宁,孔祥军,王永斌,赵远铃,谭巍巍,王广金. 2017
[10]芽姜不同播种量与不同覆土厚度栽培比较研究. 陈文胜,李峰,李永平,王彬,薛珠政. 2018
[11]不同栽培模式对灵芝菌株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 李学龙,李超,李跃,刘国丽,张鹏,张敏. 2023
[12]不同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农艺性状和活性成分研究. 李文治,何文江,陈祖琴,李强,熊川,黄文丽. 2017
[13]两种栽培模式下水稻品系(组合)间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比较. 廖江林,袁平荣,李达模,肖国樱. 2004
[14]3种不同栽培模式下胡椒主要农艺性状观测. 沈绍斌,刘光华,刘倩,左红. 2011
[15]不同栽培措施对豫东地区春播花生农艺性状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雷亚柯,张建航,展世杰,邓陈威,王伟杰,张俊,杨亚洲,马振威,贾朝阳. 2024
[16]硼钾肥及其配施对压砂西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杜少平,马忠明,薛亮. 2011
[17]不同化学杀菌剂与多抗霉素混配对压砂西瓜炭疽病的联合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效. 康萍芝,杜玉宁,白小军,邢敏,张治科. 2021
[18]压砂西瓜间套马铃薯油葵栽培试验. 郭松,刘声峰,李程,王志强,田梅,于蓉,黄莉,郭守金. 2010
[19]生物有机肥对压砂西瓜促生防病效果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康萍芝,张丽荣,杜玉宁,白小军,张治科. 2017
[20]压砂西瓜连作土壤生物学特性和理化性质变化. 王春燕,李晓炜,张雯莉,王增如.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西瓜品种宁农科5号、6号的选育及高效生产技术创新应用
作者:于蓉;郭松;杜慧莹;沙新林;杨万邦;田梅;祁亚淑
关键词:
-
早中熟黄肉蟠桃新品种中蟠102的选育
作者:牛良;曾文芳;潘磊;崔国朝;鲁振华;王志强
关键词:蟠桃;新品种;中蟠102;黄肉
-
十二份西瓜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
作者:侯尹婕;黄欣;冯梦娇;岳贞;于蓉;魏春华
关键词:西瓜;耐盐性;盐害指数;生理指标;隶属函数
-
交配对棉铃虫嗅觉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泽恩;王志强;陈秋燕;秦秋菊;刘杨
关键词:棉铃虫;交配;转录组测序;嗅觉相关基因;表达模式
-
配方施肥对中油4号桃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张丽霞;杨兴旺;王志强;王莹莹;王小龙;时梦;张红欢;王孝娣
关键词:配方施肥;中油4号;矿质元素;果实品质;相关性;营养诊断
-
中果型西瓜新品种宁农科8号的选育
作者:于蓉;田梅;杨万邦;郭松;徐叶;杜慧莹;刘声锋
关键词:西瓜;新品种;宁农科8号;杂交1代;中果型;早熟
-
桃PpCLH1基因过表达载体构建与功能鉴定
作者:刘鑫;张晓煜;孟君仁;李昂;段文宜;孙世航;潘磊;曾文芳;王志强;牛良
关键词:桃;叶绿素降解;叶绿素酶;PpCLH1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