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Ⅰ 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毒素的分离和纯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宝聚

作者: 李宝聚;周长力;赵奎华;李凤云;刘武成;刘长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黄瓜;黑星病菌;毒素

期刊名称: 植物病理学报

ISSN: 0412-0914

年卷期: 1999 年 04 期

页码: 349-35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文明确了在接种后的黄瓜黄化子叶中能够提取到黄瓜黑星病菌(Cladosporium cucum eri-num ) 的粗毒素,最佳培养时间为接种后4 d。该毒素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能够抑制黄瓜胚根与胚芽的生长,能使扦插的黄瓜水培幼苗致萎。通过硅胶柱层析纯化黄瓜黑星病菌的粗毒素,根据洗脱顺序和洗脱液的种类将其分为4 个洗脱组分。根据硅胶薄层层析紫外显色及生物活性分析可确定,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无色的洗脱组分Ⅱ中,该洗脱组分中有 3 组活性物质:CCⅠ:Rf= 0.51; CCⅡ:Rf=0.25; CCⅢ:Rf= 0.06。

分类号: S436.421.19

  • 相关文献

[1]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Ⅰ: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毒素的分离?…. 李宝聚,刘武成. 1999

[2]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 Ⅱ细胞壁降解酶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 李宝聚,周长力,赵奎华,李凤云,陈红漫. 2000

[3]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Ⅲ 细胞壁降解酶和毒素对寄主超微结构的影响及其协同作用. 李宝聚,周长力,赵奎华,李凤云,黄国坤. 2001

[4]高温高湿对黄瓜黑星病菌孢子萌发及侵染的影响. 李宝聚. 2004

[5]黄瓜黑星病菌致病机理的研究 Ⅱ细胞壁降解酶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 李宝聚,周长力,赵奎华,李凤云,陈红漫. 2000

[6]香蕉黑星病菌黑色素合成关键酶小柱孢酮脱氢酶基因SCD的克隆与分析. 庞仪,蒲金基,陈新平,陈照,肖星,李建国. 2008

[7]香蕉黑星病菌形态与生物学特性. 蒲金基,张欣,谢艺贤,漆艳香,张辉强. 2006

[8]三种玉米小斑病菌毒素活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马春红,李秀丽,及增发,戴志刚,贾银锁,王立安. 2013

[9]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诱导研究. 马春红,李运朝,董文琦,翟彩霞,范尉尉,柳斌辉,王立安,任会芳. 2007

[10]四种棉花黄萎病毒素制备方法的比较. 马春红,范尉尉,董文琦,刘子会,贾银锁. 2007

[11]大丽轮枝菌粗毒素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学测定方法上的研究. 范尉尉,陈霞,马春红,李广敏,张香云,耿军义. 2006

[12]球孢白僵菌对昆虫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田志来,阮长春,李启云,谭云峰,孙光芝. 2008

[13]灰霉菌毒素诱导番茄抗性突变体及相关防御酶活性. 赵丽萍,李永灿,赵统敏,陈怀谷,王银磊,杨玛丽,余文贵,颜志明. 2016

[14]大豆疫霉根腐病菌毒素处理不同大豆品种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陈晨,徐鹏飞,张淑珍,王萍,吴俊江,李宁辉,范素杰,王欣,李文滨. 2010

[15]HMC毒素处理诱导玉米幼苗根冠细胞凋亡的结果观察. 鲁长林,马春红,及增发,张红心,赵璞,李秀丽,王立安. 2015

[16]磷脂酶C特异性抑制剂U-73122对玉米大斑病菌分生孢子萌发及毒素活性的影响. 郝志敏,郝杰,李志勇,董金皋. 2010

[17]噬线虫真菌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分析. 王敏,王丽萍,高俊,王燕春,张广和,徐彦玲,韩天龙. 2016

[18]培养时间对玉米灰斑病菌毒素活性的影响. 王桂清,张涛,孙华,徐秀德,董怀玉. 2010

[19]玉米灰斑病菌粗毒素对玉米胚根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王桂清,张涛,孙华,徐秀德. 2010

[20]继代培养对球孢白僵菌毒素产生水平的影响. 张正坤,孙召朋,张语迟,徐文静,潘洪玉,李启云.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