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环境诱变和~(60)Co-γ射线对籽粒苋M1代农艺性状和品质的影响初报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韩微波

作者: 韩微波;唐凤兰;李禹尧;王建丽;刘杰淋;刘凤岐;朱瑞芬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空间环境诱变;60Co-γ射线;籽粒苋;农艺性状;品质;主成分分析

期刊名称: 黑龙江畜牧兽医

ISSN: 1004-7034

年卷期: 2017 年 21 期

页码: 141-14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为了创制优良的牧草育种材料,采用空间环境(卫星搭载)和~(60)Co-γ射线(辐照)处理两种方法诱变处理籽粒苋干种子,研究了M1代与对照(CK)主要农艺性状和化学品质指标的诱变效应,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环境处理后籽粒苋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60)Co-γ射线处理后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P<0.05或P<0.01)。空间环境和~(60)Co-γ射线处理后籽粒苋株高均极显著低于对照(P<0.01),产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粗纤维含量和粗脂肪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对照(P<0.05或P<0.01),粗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相关性分析中,发芽势与粗纤维、粗蛋白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5),株高与粗纤维、粗脂肪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粗纤维、粗脂肪与粗蛋白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中,籽粒苋M1代植株的变异主要通过发芽因子、品质因子两种主成分体系出现,累积贡献率达到95.95%;在田间选择时可重点关注~(60)Co-γ射线30 Gy处理。

分类号: S54

  • 相关文献

[1]不同诱变处理下籽粒苋种子细胞学效应的比较. 韩微波,刘丽,李禹尧,唐凤兰. 2017

[2]空间环境诱导小麦变异及ISSR多态性研究. 张洁,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7

[3]不同光质照射对白玉菇子实体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李贞贞,陈静,董浩然,于海龙,姜宁,李正鹏,余昌霞,施军杰. 2024

[4]不同诱变处理对苦荬菜M1代农艺性状和品质影响的初报. 唐凤兰,刘丽,陈积山,张月学,韩微波,刘杰淋,刘风岐. 2010

[5]28份籽粒苋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 王建丽,刘杰淋,朱瑞芬,钟鹏,尤佳,邸桂俐,韩微波,申忠宝. 2020

[6]贵州籽粒苋资源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李青风,高杰,彭秋,汪家远,张跃,罗奎. 2023

[7]~(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大豆M_4代主要农艺性状相关及通径分析. 薛战超,彭琳,章建新,季良. 2008

[8]籽粒苋脆片的制备及品质研究. 程科,张扬星,沈汪洋,郜培,汪兰,秦正平. 2019

[9]富钾绿肥籽粒苋对夏烟烟叶品质的影响研究. 石屹,计玉,姜鹏超,王树声,窦玉青,郭先锋,张有福. 2002

[10]辐照方式对南酸枣糕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 毛青秀,徐远芳,陈渠玲,张祺玲,李文革,杨毅. 2024

[11]纤维亚麻新品种中亚麻3号的选育. 邱财生,张正,龙松华,郭媛,邓欣,郝冬梅,钟国乾,王玉富. 2014

[12]小麦空间环境与~(60)Co-γ辐射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郭元林,尹春蓉,宣朴. 2010

[13]芝麻空间诱变后代的变异及其AFLP标记多态性分析. 吕海霞,张艳欣,王林海,危文亮,黎冬华,张晓燕,张秀荣. 2011

[14]我国苜蓿空间环境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及展望. 韩微波. 2014

[15]水稻空间搭载与地面γ辐照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 魏力军,王俊敏,杨谦,骆荣挺,张铭铣,鲍根良,徐建龙,孙野青. 2006

[16]二棱大麦数量性状的多元遗传分析. 刘志萍,张凤英,包海柱. 2009

[17]贵州旱稻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杨学辉,袁洁,陈惠查,何海永,陈小均,游俊梅,吴石平,王云月. 2009

[18]谷子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李晓宇,王昆鹏,刘迎春,张一波. 2015

[19]鲜食大豆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 王学军,郝德荣,顾国华,汪凯华,缪亚梅. 2008

[20]甘蓝型油菜主要农艺性状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倪正斌,王陈燕,孙雪辉,吴昌庚,孙红芹,万林生,严国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