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孢白僵菌与三种农药对萝卜蚜的协同防治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峰

作者: 王峰;郑鹏飞;农向群;王广君;曹广春;张泽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萝卜蚜;吡虫啉;乐果;高效氯氰菊酯;协同增效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17 年 06 期

页码: 752-75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前期选育得到了侵染蚜虫的球孢白僵菌高毒力菌株,但蚜虫发育繁殖快而白僵菌侵染致病慢的问题制约了该菌株的应用。为此,进行了白僵菌及吡虫啉、乐果、高效氯氰菊酯不同浓度单独处理,以及菌药混合处理对萝卜蚜的生物测定比较,结果表明,白僵菌浓度在0.08×106~50×10~6孢子/m L,可导致萝卜蚜47.0%~89.3%的死亡率。以2×10~6孢子/m L中等浓度白僵菌分别与1/10推荐浓度的吡虫啉、1/5推荐浓度的乐果和高效氯氰菊酯进行混用处理,可使萝卜蚜死亡率显著提高到97.3%~100%,LT50由76.8 h缩短到46.9~56.5 h。通过孢子萌发率检测表明球孢白僵菌与3种农药有较好的相容性。本试验证明白僵菌与3种农药具有良好协同增效作用,并确定了菌药混用的适宜浓度,为田间治蚜工作中制定减施化学农药、提高白僵菌防效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分类号: S433.39

  • 相关文献

[1]球孢白僵菌与印楝素混用对亚洲玉米螟的协同增效作用. 张云月,张强,孙嵬,高月波,刘剑,王富刚,李光雪,毛刚. 2024

[2]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与四种药剂混配使用对棉蚜的毒力. 张宇,刘冰,张金林,陆宴辉. 2024

[3]不同地区苹果绵蚜对三种杀虫剂的抗性监测. 张昌振,郭磊,陈麒兆,杜凌君,周昊,万方浩,周洪旭. 2019

[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香蕉中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 王咪咪,谢德芳. 2019

[5]套袋对香蕉中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残留的影响. 王咪咪,谢德芳. 2019

[6]贵阳地区萝卜蚜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赖仲廉,罗泽文,赖红,段友琴,金卫红. 1995

[7]蔬菜蚜虫感染沃尔巴克氏体(Wolbachia)的分子检测. 王蕾,张蕾,罗礼智. 2009

[8]广西野生楝科植物提取物对萝卜蚜的杀虫作用初步研究. 陈海珊,刘演,曾涛. 2005

[9]6种常用杀虫剂对萝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宫亚军,王泽华,石宝才,康总江,朱亮,魏书军. 2012

[10]萝卜蚜对氰戊菊酯的抗药性汰选及其交互抗性. 赵永巧,范贤林,魏岑. 1996

[11]辣蓼挥发油对萝卜蚜的毒力测定. 李强,吴莉宇. 2006

[12]食蚜瘿蚊防治蔬菜蚜虫的研究. 程洪坤,赵军华,谢明. 1991

[13]增效磷对杀虫剂的增效作用和增效比值研究. 王强,韩丽娟,顾中言,许小龙,黄祥麟. 1996

[14]十字花科蔬菜蚜虫田间种群对药剂的敏感性. 何成兴,吴文伟,郭志祥,罗雁婕,尹可锁,浦恩堂,沈文武,张荣胜. 2008

[15]萝卜蚜LeATPf基因的克隆及其RNA干扰制剂对萝卜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张浩,王金彦,赵杰,陈义娟,蒋杰贤,季香云. 2022

[16]荆条提取物对萝卜蚜的室内毒力评价. 白鹏华,胡瑞瑞,边东波,刘宝生,李诺,洪超凡. 2022

[17]几种杀虫剂防治菜蚜的田间药效试验. 李儒海,褚世海,朱文达. 2001

[18]气相色谱法测定甲氰·乐果20%乳油的研究. 程运斌,刘育清. 2011

[19]蔬菜中乐果及氧化乐果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 谢勇,刘晓宇. 1997

[20]追肥对受淹玉米生长和产量的恢复效应. 丁大伟,雍蓓蓓,陈金平.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