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紫花苜蓿叶片高丰度蛋白的方法及其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晶

作者: 陈晶;韩贵清;尚晨;张海玲;李佶恺;刘慧莹;张月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丰度蛋白;核酮糖-l,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聚乙二醇;紫花苜蓿;蛋白质组学

期刊名称: 草业学报

ISSN: 1004-5759

年卷期: 2015 年 24 卷 07 期

页码: 131-1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紫花苜蓿叶片中大量的高丰度蛋白(核酮糖-l,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干扰了蛋白质的动态分辨率,严重影响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功能蛋白的检测与鉴定。为了探究去除高丰度蛋白的适宜方法,本研究利用Mg/NP-40与聚乙二醇(PEG)预分离紫花苜蓿叶片蛋白,通过双向凝胶电泳法比较了不同浓度PEG对叶片高丰度蛋白的分离情况。电泳图谱显示0,15%,17.5%,20%PEG处理的蛋白质中分别可以检测到(335±17),(417±3),(445±7),(459±11)个蛋白质点,0,15%,17.5%处理组间差异显著(P<0.05),17.5%和20%PEG处理组间没有差异(P<0.05)。然而,17.5%PEG能够检测到更多的差异蛋白质点,证明其更能有效沉淀高丰度蛋白,便于检测被Rubisco遮盖的蛋白质点。将该方法应用于紫花苜蓿叶片响应低温胁迫的蛋白质组学研究中检验其应用效果,与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的全蛋白相比,去除高丰度蛋白后鉴定出8个新的蛋白质差异点,证明该方法适用于实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可见,Mg/NP-40与17.5%PEG法是最适宜去除紫花苜蓿叶片高丰度蛋白的方法。

分类号: S541.9

  • 相关文献

[1]基于蛋白质组学技术的小麦低丰度蛋白质和复合体蛋白的分离富集. 向小聪,徐世昌,潘映红. 2010

[2]PEG引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种子的生理生态效应. 王彦荣,张建全,刘慧霞,胡小文. 2004

[3]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种子萌发期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 刘佳月,杜建材,王照兰,崔乐乐,赵彦慧. 2018

[4]富含高丰度蛋白的人参果实双向电泳图谱的建立. 马朋涛,孙立伟,麻锐,雷秀娟,陈雪楠,祁超. 2012

[5]聚乙二醇(PEG)渗透处理对老化油菜种子过氧化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张海旺,芦翠乔,吴丁,徐本美. 1989

[6]聚乙二醇(PEG)提高油菜种子活力的研究. 张海旺,卢翠乔,吴丁,杨延明,徐本美. 1988

[7]PEG预处理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姚晓华,吴昆仑. 2012

[8]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汪建军,麻安卫,汪治刚,蔡宇,旷宇,田沛. 2016

[9]聚乙二醇与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相互作用的介观动力学模拟. 陈果,郭昊,王青标,陈忠秀. 2012

[10]相同浓度PEG对不同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骆岩,张泽旭,王维成,吴则东,王茂芊. 2019

[11]温度和干旱胁迫对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伊风艳,孙海莲,晔薷罕,王晓娟,邱晓,展春芳. 2019

[12]高粱单宁提取物与聚乙二醇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肖敏敏,解彪,杨潇,杨玲,温贤将,程冰冰,毛昌发,赵广永. 2021

[13]PEG浸种对紫罗兰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彭强,李晓慧,莫珊,肇瑾,胡小京. 2021

[14]糙皮侧耳原生质体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最佳融合条件的研究. 燕晓翠,涂苑楠,孟繁瑞,刘西周,郭成金. 2015

[15]干旱胁迫对寒地水稻不同种质资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丁国华,白良明,曹良子,周劲松,王彤彤,洛育,夏天舒,杨光,谢婷婷,刘凯,姜辉,陈磊,王荣升,李坤,王雪扬,殷大伟,湛立伟,孙世臣. 2020

[16]水分胁迫对3个不同地区橡胶草生理特性的影响. 徐建欣,杨洁,高玉尧,吴景,孙正美,刘实忠. 2016

[17]聚乙二醇6000对杂花苜蓿体胚发生的影响及体胚的细胞学观察. 杨国锋,毛雅妮,孙娟,张德罡,盛亦兵. 2010

[18]PEG-6000对低温下马铃薯试管苗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吴雁斌,王一航,胡新元,文国宏,李高峰,郑永伟,张荣,李建武,阎耀廷. 2013

[19]PEG诱导水分胁迫对柑桔幼苗细胞质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谢永红,吴学良,毛启才. 1995

[20]PEG-6000干旱胁迫对沙芦草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及其抗旱性评价. 高雪芹,伏兵哲,穆怀彬,兰剑,李小伟.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