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生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温美娟
作者: 温美娟;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杨思存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松;秸秆还田;土壤物理特性;土壤含水量;玉米产量
期刊名称: 应用生态学报
ISSN: 1001-9332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224-23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在甘肃引黄灌区灰钙土2015—2017年的田间试验,研究深松35 cm秸秆还田、深松35 cm秸秆不还田与传统旋耕秸秆不还田对土壤紧实度、容重、入渗率和0~100 cm土层土壤水分、玉米产量、养分吸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深松35 cm秸秆不还田及旋耕秸秆不还田相比,深松35 cm秸秆还田使0~40 cm土层土壤紧实度和容重降低最明显,2017年收获后紧实度与容重较2015年试验前分别下降42.6%、7.0%,且2016和2017年播种前与收获后0~40 cm土层紧实度和容重的变幅最小,紧实度变异系数平均为6.1%,容重为3.2%,土壤入渗率较旋耕秸秆不还田提高33.6%;深松35 cm秸秆还田可显著提高春秋两季0~100 cm土层剖面含水量,降低剖面水分变异,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较旋耕秸秆不还田春季增加15.5%,秋季增加5.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32.4%;此外,深松35 cm秸秆还田能促进玉米生产,较旋耕秸秆不还田的经济产量两年平均分别增产25.6%,生物产量提升33.3%,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量分别提高49.6%、51.5%和37.6%.综上,深松35 cm秸秆还田能改善物理土壤特性,稳定耕层物理性状,提高0~100 cm土层剖面水分含量及春秋两季土壤平均贮水量,降低水分变异,是促进玉米水肥高效利用,实现高产的最优措施,为甘肃引黄灌区耕层构建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S513`S152
- 相关文献
[1]不同耕作措施对黑土碳排放和活性碳库的影响. 贺美,王迎春,王立刚,李成全,王利民. 2016
[2]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土壤水碳氮耦合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杜二小,高宇,任永峰,李焕春,张鹏. 2021
[3]川北丘区玉米改土培肥高产增效技术研究. 王秀全,卢庭启,张华,蒋晓芳,何丹,庞启华. 2017
[4]提高易旱地区玉米产量的有效途径. 刘翔,朱平. 1998
[5]深松对黑土区土壤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马星竹. 2020
[6]深松对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盼,徐莹莹,王宇先,杨慧莹,王晨,徐婷,谭可菲,刘玉涛. 2022
[7]半干旱区深松垄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边少锋,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8]深松对土壤结构及玉米根系的影响(英文). 闫伟平,边少锋,谭国波,赵洪祥,李海,张丽华,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9]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10]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伟. 2011
[11]深松免耕种植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孙贵臣,冯瑞云,陈凌,穆志新,张瑞军,阎晓涛,闫贵云. 2014
[12]耕作及秸秆还田方式对春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战秀梅,彭靖,李秀龙,李亭亭,韩晓日,宋涛,潘全良. 2014
[13]秸秆直注深埋还田机设计与试验. 王瑞丽,柴佳佳,许方剑,冯指名,李超,于帅,于锦,杨志杰. 2019
[14]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田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张佳倩,李福,孙峰成,刘亚楠,王丽芳,张婷婷,且天真,张德健. 2022
[15]深松和秸秆还田对旋耕农田土壤有机碳活性组分的影响. 田慎重,张玉凤,边文范,董亮,Jiafa Luo,郭洪海. 2020
[16]DSSAT模型对长期保护性耕作与土壤改良措施下玉米生长过程的模拟及验证. 杨永辉,武继承,丁晋利,张洁梅,高翠民,潘晓莹,王越,何方. 2017
[17]旋耕转深松和秸秆还田增加农田土壤团聚体碳库. 田慎重,王瑜,张玉凤,边文范,董亮,罗加法,郭洪海. 2017
[18]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灌耕灰钙土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温美娟,杨思存,王成宝,霍琳. 2023
[19]秸秆还田对东北地区黑土地质构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研究. 安鹤峰. 2024
[20]玉米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臧秀法,李馨,李世柱,王海翔,黄文明,刘颖.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不同种植模式下玉米农田地膜残留污染特征与防控技术建议
作者:冯丹妮;杨虎德;马兴旺;马彦;吴湘琳;姜万礼
关键词:灌区玉米;旱作玉米;地膜残留;残膜污染防控
-
基于STIRPAT模型的甘肃省农业碳排放特征分析
作者:杨思存;霍琳;王成宝;温美娟
关键词:农业碳排放;STIRPAT模型;种植业;畜牧业;甘肃省
-
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灌耕灰钙土土壤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作者:温美娟;杨思存;王成宝;霍琳
关键词:深松;秸秆还田;细菌多样性;细菌群落结构;冗余分析
-
引黄灌区灰钙土水浇地犁底层厚度对土壤紧实度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作者:姜万礼;王成宝;杨思存;霍琳;温美娟
关键词:灰钙土;犁底层厚度;土壤紧实度;玉米;水浇地
-
耕作方式对灌耕灰钙土耕层物理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作者:王成宝;温美娟;杨思存;霍琳;姜万礼
关键词:耕作措施;土壤物理性状;玉米产量;经济效益;灌耕灰钙土
-
盐渍条件下不同施锌量对玉米幼苗生长和锌形态转化的影响
作者:霍琳;马前瑞;杨思存;温美娟;王成宝
关键词:盐渍条件;施锌量;玉米幼苗生长;锌形态
-
不同水氮条件下垄膜沟灌玉米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
作者:张立勤;杨思存;崔云玲;王成宝
关键词:玉米;垄膜沟灌;施氮量;灌溉定额;水氮耦合;水分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