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OTA和α-ZOL对Hep G2细胞增殖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海微
作者: 王海微;郑楠;李松励;李发弟;王加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α-玉米赤霉烯醇;氧化损伤;析因法;边际均数
期刊名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3-4315
年卷期: 2015 年 04 期
页码: 5-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剂量赭曲霉毒素A(OTA)和α-玉米赤霉烯醇(α-ZOL)联合作用对Hep G2细胞毒性的交互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试验采用3×3析因试验设计,设OTA浓度和α-ZOL浓度2个因素,OTA浓度水平分别为0、6和12μmol/L,α-ZOL浓度水平分别为0、15和30μmol/L,全组合后共组成9个水平组合.毒素作用时间为48h.用边际均数轮廓图判断细胞毒性和氧化损伤的交互作用,结果发现OTA和α-ZOL联合作用时,细胞毒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交互作用一致,均表现为拮抗效应;且细胞活力的变化与SOD活性、MDA含量、GSH-PX活性和GSH含量的变化表现为显著性相关(P<0.05).结果表明细胞毒性的交互作用为拮抗效应,且氧化损伤是毒素诱发细胞毒性的主要途径之一.
分类号: S859.82
- 相关文献
[1]霉菌毒素OTA和α-ZOL对HepG2细胞增殖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王海微,郑楠,李松励,李发弟,王加启. 2015
[2]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粮油食品中α-玉米赤霉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 魏春雁,孟繁磊,樊慧梅,牛红红,宋志峰. 2014
[3]析因法研究9~12周龄皖西白鹅氨基酸需要量. 朱洪龙,邓小杰,胡忠泽,陈丽园,江卫军,夏伦志. 2021
[4]广明2号肉鸡蛋白质需要量预测模型的研究及验证. 赵少猛,董瑞玲,刘大伟,营凡,李森,赵桂苹,张敏红,文杰,冯京海. 2025
[5]浓缩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姜翠翠,王文杰,王昌禄,陈勉华,王玉荣,穆淑琴. 2008
[6]大鼠单次静注和口服赭曲霉毒素A的毒代动力学研究. 李亚菲,苏佳,万鹏,张彩云,吴维煇,秦华,曾振灵. 2020
[7]来源于传统发酵乳制品的植物乳杆菌对赭曲霉毒素的吸附作用研究. 赵琳,金海涛,张瑞英,张筠,任洪波,马文琼,兰静,孙向东. 2019
[8]果品及其制品中赭曲霉毒素A污染的发生、控制和检测. 王刘庆,姜冬梅,王瑶,王蒙. 2018
[9]小麦和玉米中生物毒素免疫层析快速定量方法的验证及与国家标准方法的比较. 李为喜,张妍,孙娟,王步军. 2013
[10]光学适配体传感器在赭曲霉毒素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田风玉,周静,何悦,焦必宁. 2019
[11]春草莓表面霉菌鉴定及其致腐能力研究. 代晓航,郭灵安,雷欣宇. 2017
[12]咖啡中赭曲霉毒素A研究进展. 徐志,刘春华,李春丽,吴晓春. 2011
[13]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米饲料中赭曲霉毒素A. 王震,孙利东,腾克,乔健敏,张鹏,刘贺. 2021
[14]抗赭曲霉毒素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学鉴定. 孙亚宁,滕蔓,胡骁飞,侯玉泽,柴书军,刘庆堂,职爱民,王磊,张改平,邓瑞广. 2011
[15]赭曲霉毒素A模拟表位的筛选及免疫学鉴定. 王耀,胡骁飞,裴亚峰,赵东,刘运超,张改平,李志西,邓瑞广. 2012
[16]农产品中赭曲霉毒素A免疫层析试纸条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李鑫,李培武,张奇,张文,丁小霞,唐晓倩. 2014
[17]赭曲霉聚酮合酶基因在OTA合成中的功能分析. 王刘庆,王龑,刘菲,刘阳. 2015
[18]不同培养基对赭曲霉生长及产毒能力的影响. 刘菲,王龑,王刘庆,王琦,王云,刘阳. 2017
[19]~(60)Co-γ射线对赭曲霉毒素A辐照的降解效果. 彭春红,周林燕,李淑荣,安凤平,王丽,李亚茹,张乐,魏明. 2015
[20]草莓致腐霉菌的鉴定及其产毒能力研究. 代晓航,郭灵安,雷欣宇.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低温胁迫下工业大麻幼苗的生理响应
作者:闫博巍;常传义;隋月;张元野;郑楠;房郁妍;张明;张利国
关键词:低温;工业大麻;生理指标;响应机制
-
产芽孢细菌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和晓兰;郑楠;赵艳坤;王加启;孟璐
关键词:芽孢;聚合酶链式反应;流式细胞术;吡啶二羧酸;检测方法
-
新疆部分地区奶牛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性与耐药性分析
作者:马洪鹏;邵伟;娄肖肖;高姣姣;马宪兰;陈贺;郑楠;赵艳坤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药敏试验;耐药基因
-
乳源无乳链球菌的分离鉴定、耐药与毒力特征及基因组分析
作者:高姣姣;郑楠;邵伟;陈贺;马宪兰;赵艳坤
关键词:无乳链球菌;耐药基因;毒力因子;基因组
-
生牛乳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异质性耐药及机制研究
作者:和晓兰;赵艳坤;孟璐;刘慧敏;高姣姣;郑楠
关键词:生牛乳;金黄色葡萄球菌;异质性耐药;耐药亚群;全基因组学
-
丁酸钠对幼鼠回肠发育、炎症因子及物理屏障功能的调控作用
作者:张萱;杨雪;李新科;郑楠;孟璐
关键词:丁酸钠;FHS 74 int细胞;肠道屏障;紧密连接蛋白
-
红三叶草异黄酮对泌乳奶牛耐受性相关指标的影响
作者:张仕琦;张晓音;熊展博;卜莹;李可馨;郑楠;王加启;林淼;赵国琦;赵圣国
关键词:泌乳奶牛;红三叶草提取物;红三叶草异黄酮;耐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