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培法测定根部吸收的吡虫啉在小麦和棉花植株体内的持留分布动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彭建红

作者: 彭建红;李耀发;高占林;党志红;安静杰;潘文亮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吡虫啉;持留分布;内吸性;UPLC-MS/MS;小麦;棉花

期刊名称: 农药

ISSN: 1006-0413

年卷期: 2017 年 12 期

页码: 901-9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究吡虫啉根部吸收后在小麦、棉花植株体内不同部位、不同时间的持留分布动态,为完善新烟碱类杀虫剂内吸测定方法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水培法处理小麦、棉花植株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对小麦、棉花植株不同部位、不同时间吡虫啉持留量进行测定。[结果]在相同的浓度下,测定时间范围内,小麦和棉花各部位吡虫啉持留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在不同浓度下,随着时间的延长,植株地上各部分吡虫啉持留量均快速上升。随着药剂处理剂量的成倍增加,小麦植株体内吡虫啉的持留量似乎达到饱和,没有成比例增加。[结论]新烟碱类杀虫剂内吸生物测定方法是可行的,但需依据植株种类不同,明确试验药剂处理剂量、试验时间和植株供试部位。

分类号: S481.8

  • 相关文献

[1]芒果套袋前后喷施吡虫啉·噻嗪酮农药的消解动态研究. 李胤均,钱程,谢德芳. 2016

[2]芒果套袋前后喷施吡虫啉·噻嗪酮农药的消解动态研究(英文). 谢德芳,李胤均,钱程. 2016

[3]吡虫啉在金银花、大青叶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李佳,孙秀娟,梁京芸,郭长英,赵善仓,张永清. 2013

[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棉花和土壤中呋虫胺残留. 徐军,张盈,董丰收,刘新刚,郑永权. 2015

[5]基于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不同颜色棉花花瓣中类黄酮成分差异分析. 李秋琳,李燕,陈伟,姚金波,朱守鸿,袁黎,张永山. 2021

[6]“新壮态”液肥对吡虫啉拌种防控棉蚜的增效作用及其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姜伟丽,付传翠,王丹,马亚杰,董泰丽,任相亮,胡红岩,马小艳,马艳. 2018

[7]两种吡虫啉种衣剂在棉花和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董丰收,陶华为,姚建仁. 2004

[8]吡虫啉浸种对棉花种子发芽的影响. 张长生,武英鹏. 2009

[9]不同吡虫啉处理对棉田苗期蚜虫防治效果的研究. 葛朝红,张香云,周永萍,刘彦霞,师树新. 2014

[10]吡虫啉拌种量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研究. 高占林,党志红,李耀发,王亚欣,代丽华,许桂明,马云华,潘文亮. 2011

[11]吡虫啉拌种对不同小麦品种萌发的影响. 李俊,向运佳,李朝苏,张鸿,汤永禄,杨武云. 2016

[12]吡虫啉拌种对小麦种子萌发和生长效应的影响. 刘爱芝,杨艳春. 2009

[13]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拌种防治麦蚜的田间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李耀发,党志红,潘文亮,高占林. 2013

[14]吡虫啉在小麦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仝东超,廉景燕,徐应明,赵立杰,秦旭,孙扬. 2015

[15]树干高压注射4种内吸性农药对苹果黄蚜的防治效果研究. 张鹏九,高越,刘中芳,赵劲宇,杨静,樊建斌,史高川,范仁俊. 2019

[16]李宝聚博士诊病手记(三十七)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防治蔬菜病害. 黄大野,张扬,李宝聚. 2011

[17]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玉米及其土壤丁基嘧啶磷残留的方法. 陈湘燕,陈科远,段婷婷. 2014

[18]UPLC-MS/MS法测定水稻及其环境中的草酮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 孟繁磊,魏春雁,张振都,谭莉,马虹,宋志峰. 2018

[19]分散固相萃取法结合UPLC-MS/MS同时分析茶叶中13种杀菌剂. 黄彪,刘文静,吴建鸿. 2019

[20]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啶菌噁唑等6种农药在我国典型土壤中的残留. 焦斌,徐军,刘新刚,董丰收,吴小虎,郑永权.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