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土壤质量演变初探Ⅴ.东北主要黑土区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碳库估算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彦军

作者: 吴彦军;汪景宽;李双异;魏丹;迟凤琴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土壤有机碳密度;有机碳储量;空间分布;黑土;GIS

期刊名称: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0-1700

年卷期: 2007 年 38 卷 04 期

页码: 535-53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探讨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规律,估算其碳库量,对于提高土壤质量、保护黑土资源,维持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基于配准完备的1:10万或20万的地形图和土壤图,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东北主要黑土区共7个市县的土壤表层有机碳密度及储量做出估算,并对其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区的平均有机碳密度为6.27kg.m-2,变幅为2.43~11.36kg.m-2,土壤表层有机碳储量为2.92×108 t;土壤有机碳密度具有高度的空间变异性,从北向南呈逐渐递减的趋势,且东北高、西南低。密度较高的土壤有机碳主要集中在北部的嫩江和五大连池的大部分地区,吉林省中西部的公主岭地区的土壤有机碳密度较低。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浙江省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储量的初步研究. 安玲玲,吕晓男,麻万诸,任周桥,邓勋飞,陈晓佳. 2014

[2]梯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李凤博,蓝月相,徐春春,陈和义,周锡跃,方福平. 2012

[3]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黑土有机碳的固存效应. 郝小雨,马星竹,周宝库,李一丹. 2016

[4]基于GIS的天津滨海新区土壤盐渍化空间分布研究. 廉晓娟,李明悦,王艳,张余良,贺宏达,王正祥. 2012

[5]基于GIS的天津滨海新区土壤盐渍化空间分布研究(英文). 廉晓娟,李明悦,王艳,张余良,贺宏达,王正祥. 2012

[6]地中海气候条件下干旱型盐渍土壤空间分布特征及改良对策. 王斌,黄高鉴,樊修武,聂督,孙捷,张强. 2020

[7]1949—2009年中国粮食生产发展与空间分布演变研究. 张军,覃志豪,李文娟,尤飞,张文博,张伟,程敏. 2011

[8]青海省春油菜区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策略. 徐倩,宋佳,田汇,张洋,胥婷婷,张荣,左亚杰,马爱生,姚致远,高亚军. 2019

[9]基于气候的植被空间分布的数字模拟—以内蒙古为例. 牛建明. 2001

[10]湖南省“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胡盈盈,李玉萍,李海亮,罗红霞,杨歆歆,禹萱,郑倩. 2024

[11]基于GIS的重庆市秀山县白背飞虱空间格局分析. 刘怀,何恒果,谢雪梅,肖晓华,刘祥贵,程登发. 2011

[12]黄海中南部越冬鳀鱼空间分布及其与水温年际变化的关系. 牛明香,李显森,赵庚星. 2012

[13]基于ESDA和GIS的冬小麦需水量空间分布研究. 王景雷,孙景生,张寄阳,周祖昊. 2007

[14]新乡市普通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宋利利,路燕. 2009

[15]保护性耕作模式对黑土有机碳含量和密度的影响. 吕贻忠,廉晓娟,赵红,刘武仁. 2010

[16]基于扣除根系体积新方法的秦岭辛家山2种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特征. 王志康,许晨阳,耿增超,刘莉丽,侯琳,杜璨,王强,吕东唯. 2019

[17]氮输入对东北土壤碳蓄积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顾峰雪,黄玫,张远东,李洁,郭瑞,严昌荣. 2017

[18]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密度. 方晰,徐桂林,洪瑜,金文芬. 2009

[19]内蒙古典型草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差异及影响因素. 丰思捷,赵艳云,李元恒,闫勇智,韩芳. 2019

[20]氮输入对东北土壤碳蓄积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顾峰雪,黄玫,张远东,李洁,郭瑞,严昌荣.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