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照玉米群体轮回选择的效果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柱华
作者: 周柱华;王增贵;王秀梅;吴德芳;胡世昌;邢燕菊;单成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辐照;轮回选择;玉米;自交系
期刊名称: 核农学通报
ISSN: 1001-1676
年卷期: 1995 年 05 期
页码: 6-9
摘要: 用8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综合成一个群体,施行混合授粉、混合脱粒,之后用~(60)Coγ射线进行辐照处理.采用轮回选择的方法进代,观察其稳定情况,并从中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植株进行测交。经过6轮混合选择,植株各性状的变异幅度逐年缩小,趋于稳定。RC_5与C_0相比,生育期提前了4.20d,抽雄期提前了6.92d,抽丝期提前了10.69d;株高从236.42cm降至172.51cm,穗位高从86.35cm降至52.86cm;测交种产量范围逐代提高,抗病性也逐渐增强。从中选出了优良株系和2个自交系。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选育高产、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途径与方法. 毛建昌,张世煌,李向拓. 2006
[2]优良玉米自交系鲁原476及其杂交种鲁原单22号的选育. 周柱华,徐立华,许方佐,邢燕菊,邱登林,阴卫军. 2007
[3]优良玉米自交系鲁原92的选育与应用. 徐立华,周柱华,阴卫军,徐相波,邱登林,韩金龙,许方佐,邢燕菊,丁一. 2009
[4]玉米自交系幼苗与种子辐照效应的比较研究. 韩金龙,邢燕菊,王同燕,阴卫军,徐立华,徐相波,邱登林. 2010
[5]吉甜201甜菜新品种选育. 方清,邹世亨,张玉琴. 1991
[6]轮回选择对玉米沈综(C_0、FC_2)群体的产量组成性状的遗传改良效果研究. 姚占军,杨小平,赵延明. 2001
[7]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进展. 孙成韬,焦仁海,番兴明. 2006
[8]玉米“单倍体+轮回选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探析. 武阳春,杜金洹,郭琦,刘小丹,代玉仙,于明彦,李淑华,任军,徐国良,才卓. 2022
[9]黑龙江省玉米育种问题探讨. 靳晓春,牛忠林,吴丽丽,李如来,蒋佰福. 2023
[10]轮回选择在玉米种质创新中的作用及方法. 董民堂,闫彩清,李凌雨,王学雄. 2004
[11]轮回选择对豫综5号玉米群体产量性状配合力的改良效果. 库丽霞,孟庆雷,侯本军,李家富,刘海静,陈彦惠. 2012
[12]玉米龙早群的轮回选择效果及应用研究. 张建国,曹靖生,史桂荣,郭晓明,赵伟,李树军,蔡泉. 2006
[13]玉米龙早群S_1后代轮回选择效果的研究. 曹靖生. 1999
[14]玉米单倍体雄穗自然加倍性轮选遗传修复与高加倍率材料的创制. 才卓,徐国良,任军,代玉仙,于明艳,李淑华,刘小丹,郭琦,王丽娜,张銘堂. 2016
[15]近红外分析方法在玉米轮回选择中的应用. 卢宝红,张义荣,魏良明,杜如珊,刘华伟,李建生. 2005
[16]玉米“黄金”群体产量等性状轮回选择改良效果评价研究. 刘海英,库丽霞,李家富,侯本军,张君. 2012
[17]玉米抗旱育种的研究进展. 徐春霞,孙成韬,谭静,陈洪梅,番兴明. 2006
[18]运轮1号玉米群体轮回选择改良效果. 陈朝辉,王安乐,解翠萍,董喜才,党德宣,韦晋晋,赵晋鹏. 2014
[19]玉米Tuxpeno-Reid和Suwan-Lancaster合成群体相互轮回选择效果及杂种优势研究. 陈泽辉,祝云芳,王安贵,郭向阳,赵丽,胡兴. 2013
[20]运用群体改良提高四川玉米地方种质的进展. . 199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抗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作者:曾金红;徐青元;沙玮萍;吴爽;李媛;辛九庆;王秀梅
关键词:丝状支原体丝状亚种;M0071蛋白;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
不同肥料处理对留兰香周年产量和出油率的影响
作者:田北京;张元成;赵林;单成钢;王志芬;韩金龙
关键词:留兰香;肥料;周年产量;出油率
-
西洋参皂苷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质量控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汤慧丽;王宪昌;李佳;张教洪;单成钢
关键词:西洋参;皂苷类成分;生物活性;质量控制
-
西洋参袋泡茶的研制及冲泡工艺优化
作者:于梓芃;王文亮;单成钢;弓志青;宋莎莎;贾凤娟
关键词:西洋参袋泡茶;配方优化;冲泡工艺;抗氧化
-
威海西洋参产地初加工技术
作者:侯丽娟;胡静;毛积磊;王宪昌;郝智慧;邱杰;单成钢
关键词:西洋参;产地初加工;中药材;威海市
-
不同倍性菘蓝林下光合特性及种植研究
作者:张锋;韩金龙;朱彦威;倪大鹏;单成钢
关键词:菘蓝;二倍体;四倍体;郁闭度;林下经济;中药材;光合速率
-
新型复合食用菌菌渣在盐碱地中草药种植中的肥效研究
作者:赵春;隋学圃;陈壮壮;韩金龙;王志芬;单成钢
关键词:食用菌菌渣;盐碱地;中草药;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