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供氮水平对春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爱平

作者: 张爱平;杨世琦;杨淑静;李友宏;刘汝亮;杨正礼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春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氮平衡

期刊名称: 中国农学通报

ISSN: 1000-6850

年卷期: 2009 年 25 卷 17 期

页码: 137-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研究施氮量对春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及氮平衡的影响,旨在了解在宁夏引黄灌区减少施氮量的可行性。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0、120kg/hm2、240kg/hm2、360kg/hm24个施氮量,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作物和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显著提高春小麦的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及成熟期地上部总吸氮量,但过量施用氮肥对籽粒增产和蛋白质含量提高不显著。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根据差值法计算结果,当施氮量分别为120kg/hm2、240kg/hm2、360kg/hm2时,春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27.2%、24.3%、18.2%,表明有多达81.8%~72.8%的氮肥没有被作物吸收利用。氮平衡计算的结果进一步表明,未被当季小麦利用的肥料主要以无机氮的形式存在于0~150cm土层内,施氮量分别为120kg/hm2、240kg/hm2、360kg/hm2时氮肥的土壤残留率依次为41.6%、33.1%和29.7%,而相应的表观损失率为31.2%、42.6%、52.1%。综合考虑春小麦产量、品质和环境安全,本试验条件下,春小麦的合理施氮量应控制在120~240kg/hm2之间。

分类号: S512.12

  • 相关文献

[1]江汉平原棉花合理施氮量研究. 张敏敏,刘冬碧,吴茂前,段小丽,熊桂云,夏颖,程子珍. 2016

[2]优化施肥对春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赵营,周涛,郭鑫年,梁锦秀,吴霞,冀宏杰,张维理. 2011

[3]供氮水平对引黄灌区春小麦氮平衡及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 刘汝亮,李友宏,马世铭,王芳,陈晨,曾希柏,白玲玉. 2011

[4]控释尿素减量对春小麦产量和效益及氮肥利用率 的影响. 汤莹,杨文雄,刘效华. 2020

[5]氮肥运筹对水稻农学效应和氮素利用的影响. 易琼,朱平,何萍,杨利. 2011

[6]绿肥紫云英对稻田土壤系统氮素平衡的影响综述. 王赢,罗琦,吕新新,唐杉,周楠楠. 2020

[7]施氮量对河西绿洲灌区垄作春小麦土壤水氮动态及吸收利用的影响. 杨君林,马忠明,张立勤,王智琦,连彩云,薛亮. 2015

[8]施氮量对固定道垄作春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 2020

[9]新疆主要耕作土壤中氮肥的归宿. 冯固,杨茂秋,白登莎. 1992

[10]控释尿素对春玉米产量、氮效率及氮素平衡的影响. 姬景红,李玉影,刘双全,佟玉欣,任桂林,李杰,刘颖,张明怡. 2017

[11]缓释肥侧条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刘汝亮,李友宏,王芳,赵天成,陈晨,洪瑜,周丽娜. 2014

[12]限水灌溉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宁东峰,李志杰,孙文彦,马卫萍,黄绍文,赵秉强. 2010

[13]限水灌溉下施氮量对冬小麦产量,氮素利用及氮平衡的影响. 宁东峰,李志杰,孙文彦,马卫萍,黄绍文,赵秉强. 2010

[14]氮素抑制剂对双季稻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及土壤氮平衡的影响. 聂军,廖育林,周兴,王宇,汤文光. 2018

[15]秸秆还田下晚播稻茬麦适宜施氮量研究. 石祖梁,张姗,孙仁华,张传辉,戴廷波,顾克军,杨四军. 2015

[16]氮肥减量后移对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及农田氮素平衡的影响. 邹晓锦,张鑫,安景文. 2011

[17]氮肥减量及秸秆替代过量氮肥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体系氮素淋失风险研究. 杨晓梅,尹昌斌,李贵春,南云不二男,Nagumo Fujio. 2016

[18]不同土壤添加剂对太湖流域小麦产量及氮磷养分流失的影响. 潘复燕,薛利红,卢萍,董元华,马资厚,杨林章. 2015

[19]栽培模式对杂交粳稻常优5号根系形态生理性状和地上部生长的影响. 褚光,周群,薛亚光,颜晓元,刘立军,杨建昌. 2014

[20]施氮量和氮肥运筹对陇春33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汤莹,杨文雄.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