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玉霞

作者: 陈玉霞;邱建辉;张朝臣;刘作斌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甘薯;茎尖;离体培养;脱毒;巴西牵牛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16 年 13 期

页码: 135-137+219

摘要: [目的]探讨利用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获得脱毒苗以及脱毒苗鉴定的方法。[方法]以甘薯茎尖分生组织为培养对象,通过蔗糖及外源激素单因素试验研究甘薯茎尖脱毒培养技术。[结果]甘薯茎尖分生组织生长培养基为MS+6-BA 0.50 mg/L+NAA 0.10 mg/L+蔗糖40 g/L+琼脂6.5 g/L,试管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0 mg/L+蔗糖20 g/L+琼脂6.5 g/L。在茎尖生长培养基上对25个甘薯品种的茎尖分生组织进行培养,结果表明,8个品种的出苗率为50.0%~79.3%,16个品种的出苗率达80.0%以上,其中,5个品种的出苗率为100.0%。在生根培养基上,试管苗生根率达100%,根多而粗壮,茎叶生长旺盛。试管苗不用炼苗,可直接从培养瓶中移栽至细河沙中,成活率达100%。以巴西牵牛作为指示植物,采用靠接法对试管苗进行脱毒鉴定,脱毒率为79.1%。[结论]该研究为甘薯茎尖脱毒苗生产提供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简便易行的脱毒苗鉴定技术。

分类号: S531

  • 相关文献

[1]甘薯茎尖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蒋明权,王钰,林毅,阮龙,张瑛. 2003

[2]植物缓慢照射研究进展及其在甘薯上的应用. 李爱贤,张立明,王庆美,张海燕,侯夫云,董顺旭. 2007

[3]甘薯和巴西牵牛18S rRNA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王振东,王晓华,乔奇,张德胜,秦艳红,田雨婷,张振臣. 2011

[4]甘薯病毒病检测技术研究. 陈玉霞,谷峰,张朝臣,周天虹,邵湘愉. 2013

[5]马铃薯新品种‘吉薯1号’茎尖脱毒及组培快繁研究. 李闯,张海燕,谭化,王洋,王凤,张海,王忠伟. 2019

[6]美人蕉快繁及茎尖脱毒体系的建立. 陈志,汪一婷,吕永平,牟豪杰. 2018

[7]百合茎尖培养材料的筛选及其组培配方的优化. 吴青青,王维泽,崔嵬,石乐娟,李正丽,文林宏. 2019

[8]费乌瑞它马铃薯脱毒技术研究. 郭耀东,温日宇,姜庆国. 2017

[9]“丰香”草莓高效脱毒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孟静静,徐平丽,郭峰,李新国. 2009

[10]甘薯济黑1号茎尖脱毒与快繁技术研究. 苏文瑾,周争明,黄平,宋晶,雷剑,王连军,柴莎莎,熊本江,杨新笋. 2013

[11]甘蔗茎尖脱毒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方锋学,韦金菊,李松,淡明,谭芳,刘惜辉. 2011

[12]蝴蝶兰茎尖脱毒再生体系建立与优化. 朱娇,马蕾,刘芳,杨元军,张冀华,泮海军,董道峰. 2017

[13]马铃薯吉科6号茎尖脱毒及组织快繁研究. 韩艳,曹丽,李闯,姚琪,谭化,王洋,王娜,于娅,王忠伟. 2023

[14]密纹片姜茎尖培养脱毒快繁技术研究. 刘文萍. 2005

[15]地黄脱毒技术研究. 武宗信,解红娥,冯文龙,解晓红,陈丽,李红霞,李江辉. 2002

[16]浙江省红颜草莓镶脉病毒(SVBV)的调查与茎尖脱毒技术研究. 杨肖芳,苗立祥,张豫超,蒋桂华,胡美华. 2015

[17]状元红葡萄的脱毒与快繁技术研究. 杨光,金桂花,董俊,张青,龚娜. 2014

[18]提高百合茎尖组织培养脱毒效率研究. 张艺萍,屈云慧,王祥宁,吴学尉,熊丽. 2007

[19]甘蔗茎尖胚状体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李松,余坤兴,刘丽敏,淡明,刘红坚,杨柳,谭芳,游建华,戴友铭. 2010

[20]甘蔗茎尖胚状体脱毒苗快繁技术研究. 李松,余坤兴,刘丽敏,淡明,刘红坚,杨柳,谭芳,游建华,戴友铭.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