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飞

作者: 胡飞;徐婷婷;胡本进;苏贤岩;耿丽丽;毕思佳;吴振晨;彭辉;朱克旭;徐丽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防治效果;增产率

期刊名称: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ISSN: 2095-039X

年卷期: 2024 年 002 期

页码: 257-26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草地贪夜蛾集中危害安徽省秋季鲜食玉米,对产量造成严重威胁,为探索一套适用于秋季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分别于苗期、心叶期、吐丝期开展田间防治研究,评价防治效果、鲜穗产量及增产率,以达到减少化学用药、挽回产量,实现全程绿色防控的目标。结果表明,播前40%溴氰虫酰胺·噻虫嗪种子处理悬浮剂包衣玉米种子出苗率增加19.25%、苗后14 d防治效果可达74.48%;心叶初期、末期分别施用G033A颗粒剂、10%甲维·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药后21 d防治效果可达90.62%;吐丝期PS3可湿性粉剂与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粒剂(减量20%)联合使用,药后21 d防治效果可达78.42%。全生育期相对于农户自防区减少化学用药4次,其中生物农药替代1次;平均穗粒重最高为253.82 g,籽粒增产率为5.69%;鲜穗产量最高为16243.70 kg/hm~2,鲜穗增产率为4.86%。安徽省秋季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绿色防控技术对玉米生长安全,综合防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化学农药用药,增加产量。

分类号: S435.132

  • 相关文献

[1]24%福·醇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春小麦根腐病. 侯生英. 2007

[2]24%福·醇悬浮种衣剂包衣防治春小麦根腐病. 侯生英. 2007

[3]优势赤眼蜂种类筛选及田间防效测评. 李青超,王立达,武琳琳,刘洋,韩业辉,杨莹,高崇. 2019

[4]不同杀菌剂对花生褐斑病的防效及对产量的影响. 安福涛,朱茂山,谢瑾卉. 2017

[5]纹枯灵与担菌胺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鲁传涛,张桂芬,王克荣. 1995

[6]吡唑醚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合物对茄链格孢的联合毒力及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范子耀,王文桥,孟润杰,韩秀英,张小风,马志强,刘颖超. 2011

[7]鲜食玉米主要害虫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刘洋. 2020

[8]玉米螟在广西鲜食玉米上的危害特点及绿色防控技术. 李石初,唐照磊,杜青,磨康. 2019

[9]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与防控研究进展. 齐国君,苏湘宁,章玉苹,雷妍圆,郭义,黄少华,肖勇,袁曦,石庆型,张振飞. 2020

[10]不同引诱剂对草地贪夜蛾的诱集与防治效果. 李红卫,师科,太一梅,罗嵘,李向永,谌爱东,于艳雪. 2022

[11]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杀虫活性及生防效果. 吕亮,陈娇,郭志敏,吕为,陶佩文,吕惠红,潘哲群,常向前,万鹏,张舒. 2021

[12]海南鲜食玉米对草地贪夜蛾危害的补偿效应研究. 卢辉,唐继洪,吕宝乾,邱海燕,张起恺,刘彦龙. 2023

[13]9种种衣剂对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顶(茎)腐病的防效及其安全性评价. 甘林,张扬,邹成佳,邱良妙,廖长见,李晓,何玉仙,卢和顶,杨秀娟. 2021

[14]玉米田草地贪夜蛾幼虫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 孙小旭,赵胜园,靳明辉,赵慧媛,李国平,张浩文,姜玉英,杨现明,吴孔明. 2019

[15]鲜食玉米品种心叶期对草地贪夜蛾抗性评价及不同品种受害后的产量损失. 张楠,李小凤,李余良,刘建华,李武,李高科. 2023

[16]一代区亚洲玉米螟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的防治效果研究. 罗宝君,赵秀梅,王连霞,曹丽萍. 2016

[17]豇豆豆荚螟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研究. 龙跃军,时明刚,李叶青,魏林,胡雅辉,石蕾. 2016

[18]柑橘大实蝇绿色防控田间试验初报. 王兴辉,唐俊,张娟,肖伏莲,张琼,刘甜甜,徐成,罗琳. 2019

[19]4种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田间防效及效益比较. 赵秀梅,张树权,曲忠诚,李敏,王立达,李青超,武琳琳. 2014

[20]亚洲玉米螟绿色防控技术组装集成田间防效测定与评价. 王振营,张树权,王连霞,王立达,武琳琳,李青超,刘洋.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