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DH系带柄子叶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盛小光

作者: 盛小光;顾宏辉;虞慧芳;王建升;赵振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青花菜;DH系;带柄子叶;离体培养;高频再生

期刊名称: 中国蔬菜

ISSN: 1000-6346

年卷期: 2012 年 1 卷 20 期

页码: 44-4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以青花菜DH系3-6、3-7和3-9带柄子叶为外植体,研究其高频离体再生体系,比较了不同基因型、不同质量浓度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同时期苗龄外植体及不同浓度AgNO3添加剂对不定芽再生频率的影响。结果筛选出3-6和3-7两个基因型:8d苗龄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频率分别为96.9%和97.8%(培养基:MS+0.02mg·L-1NAA+1.0mg·L-16-BA+4mg·L-1AgNO3+10g·L-1琼脂+30g·L-1蔗糖),平均外植体的再生芽数分别为15、14个,生根培养诱导生根率均为100%(培养基:1/2MS+0.05mg·L-1NAA+7g·L-1琼脂+30g·L-1蔗糖),驯化移栽成活率均达100%。

分类号: S635.3

  • 相关文献

[1]松花菜DH系下胚轴不定芽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盛小光,顾宏辉,赵振卿,虞慧芳,王建升. 2013

[2]大麦青稞小孢子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在遗传育种上的应用. 刘成洪,郭桂梅,何婷,陆瑞菊,黄剑华. 2018

[3]三种基因型羽衣甘蓝筛选适合叶绿体转化材料. 平璐,顾德峰,韦正乙,仲晓芳,林春晶,邢少辰,王云鹏. 2016

[4]高羊茅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及绿色植株的高频再生. 胡张华,陈火庆,吴关庭,章锡良,金卫,夏正红,陈锦清. 2003

[5]4种矮牵牛叶片直接诱导不定芽再生体系建立. 平璐,顾德峰,韦正乙,仲晓芳,王云鹏,林春晶,邢少辰. 2015

[6]云南杜鹃(Rhododendron yunnanense Franch.)无菌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的建立. 汪玲敏,李世峰,解玮佳,王继华,关文灵. 2015

[7]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摘要)(英文). 徐培凤,董静,季艳秋,杨平,蔡小宁,浦惠明. 2010

[8]根癌农杆菌介导AtNHX1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徐培凤,董静,季艳秋,杨平,蔡小宁,浦惠明. 2010

[9]甘蓝型油菜带柄子叶高频率再生植株的研究. 王艳,贺宾,曾幼玲,高燕,张富春. 2004

[10]慈姑蛋白酶抑制剂基因转化小白菜获抗虫转基因植株. 张智奇,周音,钟维瑾,张建军,殷丽青,陈全庆,龚蓁蓁,谢伟军,叶俊强,邹振. 1999

[11]提高农杆菌基因转化率方法的研究. 王艳,贺宾,李金耀,曾幼玲,秦丽,蒋刚强,张富春. 2005

[12]农杆菌介导NHX基因转化甘蓝型油菜的研究. 王艳,曾幼玲,贺宾,秦丽,李金耀,高燕,张富春. 2006

[13]玉米DH系规模化筛选、评价技术流程初探. 岳尧海,路明,张建新,马英杰,张志军. 2016

[14]甘蓝型油菜DH系培养技术优化. 李超,林茂,肖华贵,杨斌,饶勇. 2008

[15]甘蓝型油菜小孢子培养技术及其单倍体应用研究进展. 星晓蓉. 2011

[16]春性甘蓝型油菜几个细胞质雄性不育DH恢复系配合力分析. 星晓蓉,杜德志. 2009

[17]大白菜种质资源抽薹性及其遗传性的研究. 闻凤英,张斌,刘晓晖,赵冰,宋连久,罗智敏. 2006

[18]61份玉米DH系的SSR标记分析及性状遗传研究. 张坤明,逯晓萍,薛春雷,董婧,李俊伟,韩平安,张瑞霞,李美娜. 2018

[19]基于自然加倍为主体的DH双轮回选择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构思. 才卓,徐国良,郭琦,刘小丹,任军,代玉仙,李淑华,于明彦. 2018

[20]利用SNP芯片构建甘蓝型油菜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及含油量性状QTL分析. 俎峰,赵凯琴,张云云,原小燕,田正书,贺斌,奚俊玉,束正齐,符明联.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