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秆、早熟、大穗大粒冬小麦品种衡观35籽粒干物质积累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书娈

作者: 孙书娈;陈秀敏;乔文臣;孟祥海;魏建伟;李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冬小麦;旗叶;倒二叶;干物质积累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2010 年 25 卷 S1 期

页码: 157-16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对冬小麦品种衡观35灌浆期粒重干物质积累研究,初步发现该品种灌浆前期灌浆速率略低于对照,灌浆中、后期干物质积累明显比对照增长量多,且增长率快。整个灌浆期,平均日增量比对照高0.007g,相对增长率高18.92%。灌浆特点是灌浆前、中期旗叶比对照贡献率大,后期贡献率小,5月30日后的灌浆中后期旗叶贡献率明显比对照低;倒二叶在灌浆中、后期比对照贡献率大,前期与对照接近。除旗叶外,该品种倒二叶不仅灌浆前、中期起很大作用,在灌浆中、后期,对照倒二叶失去功能时,该品种倒二叶功能仍然很强,贡献率达23%。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冬小麦不同部位可溶性物质含量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耿伟,薛绪掌,王志敏. 2006

[2]冬小麦不同品种旗叶汁液组分与产量结构的关系. 万克江,薛绪掌,王志敏,高志远. 2005

[3]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裴雪霞,张定一,王姣爱,姬虎太,黄玉玲,吕雪梅,张建华. 2002

[4]高温胁迫对冬小麦旗叶、穗梗韧皮部汁液组分的影响. 郑飞,邵运辉,何钟佩. 2003

[5]冬小麦大粒品种旗叶光合作用的研究. 张敬贤,吕孟雨,韩凤山,季良. 1991

[6]晚冬早春阶段性增温调控华北平原北部小麦源库性能的作用. 郭玉龙,赵景山,王正,高震,杜雄,党红凯. 2023

[7]FACE条件下冬小麦的光合适应. 韩雪,林而达,郝兴宇,马占云,王贺然. 2009

[8]钾锌锰配施对冬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裴雪霞,党建友,王姣爱,姬虎太,张定一. 2002

[9]刈割后施氮对冬小麦再生植株干物质积累、氮素吸收及产量的调控效应. 王丹丹,王玉平,沈禹颖,冯成庸. 2015

[10]新疆滴灌冬小麦灌溉量对产量形成与水分利用的影响. 赛力汗·赛,张永强,薛丽华,梁玉超,雷钧杰,陈兴武,王志敏. 2018

[11]刈割高度对冬小麦再生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王茜,杨丽群,雷家运,杨景宁,王玉平,王丹丹,杨倩,沈禹颖. 2017

[12]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耗水特性及干物质积累分配研究. 孙乾坤,章建新,赵连佳,薛丽华,段丽娜. 2017

[13]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运特征的影响. 雷钧杰,张永强,赛力汗·赛,薛丽华,乔旭,张宏芝,于建新,冯兵,梁玉超. 2016

[14]和田地区超高产冬小麦生育规律研究. 章建新,王中奇,赵明,崔可夫. 2012

[15]施氮量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影响. 雷钧杰,张永强,赛力汗·赛,薛丽华,梁玉超,张宏芝,陈兴武,王志敏. 2017

[16]尿囊素处理小麦种子增产机理探讨. 谢德意,梁慧珍,王浩. 1993

[17]北部冬麦区主栽品种光合产物贮运特性研究. 杨舒蓉,付路平,费帅鹏,李思敏,陈新民,夏先春,肖永贵,孟亚雄. 2021

[18]南疆灌区冬小麦/夏玉米改良模式增产潜力与机理分析. 章建新,赵明,图尔贡,卡地尔亚. 2013

[19]不同滴灌处理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孙乾坤,章建新,薛丽华,陈兴武,胡锐. 2016

[20]播种模式对新疆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赵鑫琳,邢俊刚,薛丽华,孙诗仁,章建新,毛智民. 202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