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纹枯病菌毒素提取及其对水稻的毒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路

作者: 李路;王玲;刘连盟;侯恩庆;肖丹凤;黄世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菌;毒素;抑制作用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13 年 1 卷 01 期

页码: 60-62

摘要: 致病力不同的3个水稻纹枯病菌株在改良的Richard培养基中培养能产生毒素,培养液过滤后经灭菌、活性炭吸附、甲醇洗脱和浓缩得到粗毒素。用3种毒素处理不同类型的水稻种子,测定发芽率、对胚根和胚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致病力菌株产生的毒素毒性差异明显,3个菌株粗毒素对不同类型水稻种子的发芽率、胚根和胚芽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率越高能力越强。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在同种毒素相同浓度下受到的抑制也有显著差异。

分类号: S435.111.42

  • 相关文献

[1]不同抗性水平水稻品种对纹枯病菌毒素的防卫反应与生理差异. 左示敏,陈夕军,陈红旗,徐艳,张家豪,陈羽,陈宗祥,童蕴慧,徐敬友,潘学彪. 2014

[2]水稻纹枯病菌毒素研究进展. 李路,王玲,刘连盟,孙磊,黄世文. 2013

[3]贵州水稻纹枯病菌对噻呋酰胺和己唑醇的敏感性测定. 谭清群,何海永,陈小均,陈文,王莉爽,黄露,杨学辉. 2017

[4]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的初步研究. 王玲,黄雯雯,刘连盟,刘恩勇,范锃岚,黄世文. 2009

[5]5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纹枯病菌鉴别能力的比较. 王玲,黄雯雯,刘连盟,刘恩勇,范锃岚,黄世文. 2010

[6]水稻与纹枯病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王爱军,舒新月,蒋钰琪,郑爱萍,李平,殷得所. 2023

[7]稻瘟病菌致病毒素对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POD、SOD和酯酶同工酶的影响. 闫芝芬,陈永芹,崔四平,马春红,魏建昆. 1999

[8]水稻化感品种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梁耀懋,彭懿紫,黎坤爱,何海旺. 2006

[9]荔枝蝽臭腺分泌物对萝卜、芥菜、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 赵怡楠,赵冬香,王玉洁. 2014

[10]不同浓度的胺苯磺隆对玉米和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 柏海玲,刘绍文,柏连阳,周小毛,熊伟. 2008

[11]中间偃麦草NPR1同源基因TiNH1的分离和特性分析. 唐益苗,张增艳,辛志勇. 2007

[12]稻纹枯病菌(Rhzoctoniasolani)对井岗霉素胁迫抗性测定方法的研究. 谢海呈,曾令祥,周维佳,冯明光. 1995

[13]寒地水稻纹枯病菌形态特征及ITS鉴定. 李修平,马文东,常玮,宋成艳,赵雪,张丽敏. 2017

[14]西南地区玉米纹枯病菌致病力鉴定与23份玉米品种的抗性鉴定. 崔丽娜,李晓,章振羽,张海燕,刘世建,龙强,邹成佳. 2021

[15]病原诱导的小麦转录因子TaERF1b基因的分离和表达. 董娜,张增艳,辛志勇. 2008

[16]三种玉米小斑病菌毒素活性检测方法比较研究. 马春红,李秀丽,及增发,戴志刚,贾银锁,王立安. 2013

[17]低浓度玉米小斑病菌T毒素对玉米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的诱导研究. 马春红,李运朝,董文琦,翟彩霞,范尉尉,柳斌辉,王立安,任会芳. 2007

[18]四种棉花黄萎病毒素制备方法的比较. 马春红,范尉尉,董文琦,刘子会,贾银锁. 2007

[19]大丽轮枝菌粗毒素在棉花根冠细胞生物学测定方法上的研究. 范尉尉,陈霞,马春红,李广敏,张香云,耿军义. 2006

[20]球孢白僵菌对昆虫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田志来,阮长春,李启云,谭云峰,孙光芝.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