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叶片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创云

作者: 王创云;赵丽;王陆军;侯雅静;王美霞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种植密度;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产量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1001-7283

年卷期: 2013 年 03 期

页码: 96-9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索山西地区主推玉米品种获得高产、稳产的适宜种植密度,以郑单958为材料,对不同种植密度的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净光合速率和产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单株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而LAI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升高趋势;当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时,玉米群体产量最高,为13 700.85kg/hm2。因此,82 500株/hm2为山西地区适宜的种植密度,可作为当地玉米高产选择适宜种植密度的参考。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种植密度对不同玉米品种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邵帅,王国宏,樊勇,史磊. 2018

[2]化控对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刘春晓,张玉,刘强,何春梅,汪黎明,高新学,刘玉敬,董瑞,刘铁山. 2019

[3]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东北春玉米区主栽品种的适应性分析. 王金艳,李刚,马骏,孙楠,范金玲. 2015

[4]不同种植密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刘春晓,董瑞,张秀芝,刘铁山,何春梅,汪黎明,高新学,刘玉敬,刘强,陈凯. 2017

[5]种植密度对籽粒机收玉米'鲁单608'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刘春晓,汪黎明,董瑞,刘铁山. 2025

[6]施钾量对高产甜菜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 黄春燕,张少英,苏文斌,樊福义,郭晓霞,任霄云,宫前恒. 2016

[7]典型高产大豆品种长农39群体冠层光合生理特性及农艺性状分析. 朱岚清,饶德民,邢伟明,程彤,赵婧,赵娜,亓立强,张伟,孟凡钢. 2025

[8]密度和播期对京单68冠层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徐田军,刘秀芝,赵久然,陈传永,王荣焕,王元东,刘春阁,成广雷,王晓光. 2014

[9]种植密度对新疆高产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韩焕勇,邓福军,李保成,杨宝玉,杨利勇,林海,王新亭. 2009

[10]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变化. 吕丽华,赵明,赵久然,陶洪斌,王璞. 2008

[11]不同种植密度下的夏玉米冠层结构及光合特性. 吕丽华,陶洪斌,夏来坤,张雅杰,赵明,赵久然,王璞. 2008

[12]高产栽培模式中能源甘蔗的光合能力和叶面积指数比较分析. 唐仕云,李翔,王伦旺,方锋学,许树宁,黄海荣,谭芳,黎焕光. 2011

[1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中稻新两优6号光合速率的影响. 郑乐娅,阎川,张玉海,吴文革,陈周前,许有尊. 2011

[14]超前去雄携带叶片数对玉米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曹晋军,刘永忠,李万星,靳鲲鹏,李丹. 2017

[15]硅肥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田平,马立婷,逄焕成,陈涛,李玉义,王婧,齐华. 2015

[16]尿囊素浸种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谢德意,梁慧珍,赵伯善. 1995

[17]栽培模式对玉米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研究. 刘欣芳,李静,徐长成,马骏,邵帅,齐欣. 2021

[18]基于无人机遥感的玉米叶面积指数与产量估算. 王来刚,徐建华,贺佳,李冰,杨秀忠,王利军,郭燕. 2020

[19]双深松覆盖对丘陵旱区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李俊红,姚宇卿,吕军杰,张洁,丁志强,于新峰. 2013

[20]遮阴条件下不同生长调节剂对玉米的增产效应. 乔江方,刘京宝,黄璐,夏来坤,朱卫红,李川. 201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